那方正交談著的于欣瑤轉(zhuǎn)眸間瞧見了她:“三妹妹,你還不曾見過我阿兄吧?”
大房這位長子因著隸職刑部,常年忙的腳不沾地,家里的大小事也極少出席,二人確實不曾打過照面。
她俯身:“見過堂兄。”
于立軒頷首:“三妹妹不必多禮,想來瑤兒多要一盒栗子糕是要與三妹妹分享,明兒我買來便讓小廝送去?!?/p>
“多謝堂兄?!?/p>
她看了眼天色,“堂兄,二姐姐,瞧著天色不早了,妹妹先告退了?!?/p>
于欣瑤不認(rèn)同:“怎的不用了晚飯再走?”
她笑著:“我還得去一趟母親那,也好將我們后日要出門一事通報一二?!?/p>
如這般幾位姑娘都要出門的情況,一般是要告知主母的。
于欣瑤也反應(yīng)過來,她只好點(diǎn)頭:“行,到時候我做的夏衣也給你送一套過去,咱一同穿新衣服去詩會?!?/p>
“那妹妹便不跟姐姐客氣了?!彼陨愿┥?,接著帶著玉潤往外走去,這一次腳步快了許多,直到走出院子才緩緩慢下來,面上的笑也一點(diǎn)點(diǎn)撫平。
玉潤似有所感:“姑娘怎么了?”
她垂眸,方才的畫面仍盤桓在腦海里,直到于立軒的模樣逐漸變成了另一個人,一個她許久許久不曾相見的人。
阿兄。
她別過臉遮掩神色,接著從懷里拿出從謝成錦那得來的線索,只見上方寫著:“于溪竹功名已被頂替,頂替之人乃是一寒門子弟,名周宏方?!?/p>
功名被頂替絕不是偶然,這個周宏方很可能是知曉內(nèi)幕的人。
秦家的詩會廣邀賢才,不看門第,不知這周宏方會不會在其中?還有此前在書房瞧見的寧字。
沒能等到應(yīng)答的玉潤忍不住再出聲:“姑娘?”
“嗯,”她回神,“對了,還有一事需得交予你去辦?!?/p>
若想引于意柔入局,沒有他可怎么行?
她拿出一香囊,正是當(dāng)初從于意柔那拿的那半成品,她將香囊遞出:“你補(bǔ)上幾針,然后送去寧王府,就說我有事相談,請趙郎君后日秦家詩會,一定要來。”
——
兩日后,秦家
因著詩會是秦家郎君和姑娘牽頭,又是年輕人的活動,孔氏便不曾前來,只讓幾個姐姐妹妹注意時辰,莫要回的太晚,自然也叮囑了于溪荷一番,多結(jié)交些人,好給她那沒用的兒子鋪路。
為了順利出門,她自是低眉順眼應(yīng)下。
“于家姑娘來了!”秦家姑娘笑著走來,她稍稍俯身,“幾位姐姐妹妹安好。”
于溪荷幾人也俯身回禮。
秦家姑娘是個自來熟,她挽了上來:“姐姐病好些了嗎?我聽說前些日子那些個花會酒會的姐姐都推了,沒曾想回到我這來,我收到回帖時都高興壞了?!?/p>
于溪荷也笑著應(yīng):“前些日子實在是病的起不來身,近來才安穩(wěn)了些,我常年養(yǎng)在外頭,沒看過幾本書,正巧來你這熏陶熏陶?!?/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