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科技競賽的大背景下,各國的坦克技術日新月異。
作為大陸軍的倡導者。
鋼鐵洪流的唯一玩家。
毛熊的坦克技術堪稱世界第一。
然而唯獨一項技術。
毛熊始終落后西方。
坦克吊籃。
與陳龍講的旋轉地板一樣,坦克吊籃也真的只是一個籃子。
只不過這只籃子掛在坦克炮塔下面。
內部搭載著全體作戰(zhàn)人員。
不論是行軍還是作戰(zhàn),坦克炮塔需要經常旋轉。
這種情況下。
坦克內部的駕駛員,車長,炮手,裝填手,勢必要立刻調整方向,與移動的炮塔保持一致。
西方人為了解決這個問題。
別出心裁地在坦克炮塔下面,加裝了可以容納全部人員的吊籃。
這樣一來。
炮塔移動在哪里。
作戰(zhàn)人員也會跟著轉移炮塔移動的位置。
反觀毛熊。
不知道是出于對西方技術不屑,還是準備另辟蹊徑。
始終沒有采取和西方一樣的坦克吊籃技術。
作戰(zhàn)人員憑雙腿,人工轉移方位。
猶如面前的旋轉餐桌。
桌面上的菜一旦移動。
想吃這道菜的客人,要么等著餐品重新移動到面前。
要么端著碗,走到菜品被挪動的位置夾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