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國。
深秋已至,一夜之間,琉璃瓦上覆了一層青霜,眾臣身著官袍揣著袖子站在宣政殿門外等待進殿。
殷暮宸著紫金蟒袍,頭戴紫金冠,白玉腰封更顯得他身材頃長,他站在眾臣之中,面容冷峻,身姿端雅,格外引人注目。
御史臺的文官一眼就看到他,小聲議論著。
“六殿下,天人之姿?!?/p>
“異族血統(tǒng),難成大統(tǒng)?!?/p>
“那倒也未必,現(xiàn)今,三皇子被幽禁,剩下幾位全是庶出,儲君之位能者居之?!庇分胸┬炝挤瘩g道。
“那也輪不到他,蕭丞相的外孫五殿下,品性端方,能力出眾,我看,他勝算最大?!?/p>
蕭丞相默默走近,不發(fā)一言。
幾人的議論聲悉數(shù)落入殷暮宸的耳朵里,他神情自若,面上波瀾不驚,藏在袖子里的手正盤著一只青玉鎖。
父皇自那晚蕭如意的身份被揭露之后,便恩準他入朝了。
眾臣徐徐入內。
殷南旭大步走近宣政殿,端坐在龍椅上,
“有事啟奏,無事退朝?!?/p>
“陛下,皇子們都已成年,既然宸王殿下已入朝,五殿下能力不輸宸王也該入朝為陛下分憂才是?!?/p>
說話的是蕭丞相一派的官員,說完朝蕭丞相望了一眼,蕭丞相眼皮未抬,不發(fā)一言,他心里納悶,明明前幾日蕭丞相還隱晦的向他提過此事,要他在朝堂上力薦五殿下入朝,怎么今日瞧著完全不上心的樣子?
另有兩名蕭相一黨的官員,先后出列舉薦殷璟逸。
殷南旭始終面沉如水,不發(fā)一言。
蕭相終于出列,沉聲開口,“陛下自有陛下的考量,宸王殿下自幼聰慧過人,又在大楚為質九年,見多識廣,他先入朝,是陛下識才之舉?!?/p>
殷南旭的面色稍霽,對蕭彥的反應很滿意。
推薦殷璟逸的幾位官員傻眼了,這是什么情況?以退為進嗎?
于是他們又將殷璟逸的優(yōu)點大肆宣揚了一遍。
殷南旭的臉色更難看了。
早朝結束后,眾人將蕭相圍住,“蕭丞相,您這是何意呀?”
“是呀蕭丞相,明明前幾日還是您暗示我們舉薦五殿下入朝,怎么今日突然和我們唱反調?”
蕭彥臉一沉,“本相何時暗示過你們?是你們自己領會錯了,休要怪本相。”
說完一甩袖子沉著臉走了,留下幾人面面相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