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煋覺得這人還真不好說服。
這思想,他該怎么辦?
無愧
沒辦法,案例都說到這里了,也不好以為聽者的態(tài)度就不繼續(xù)講下去。
也煋接著道:“那客人彼時手術正進行到一半,本是不能有半分閃失的,可是打下標記的alpha一到場,情況就不一樣了。都不用那a特意釋放信息素,但是站在那兒,都能令客人感到由里到外的、常人無法想象的痛!”
他以為自己這么說,對方便會順著這話題想到自己小兒子的婚事上。
同樣是一a一o,同樣是談不上多有感情基礎的,這足夠明顯了吧?
咨詢人員自認為是下了一劑猛藥,可自己學生的父親好像比那孩子更加愚鈍,聽完之后竟是沒有想到自家的事上,反倒是對一些無關緊要的細節(jié)夸夸其談,說什么“這么看來這倆人之間的信息素匹配度還挺高的嘛,不然估計也不會這樣”。
完全不是重點。
他似乎知道,小歐遺傳的是誰了。
也是,那樣的母親養(yǎng)育出了這樣的孩子,如果說父親在其中起的作用不大,那就是騙人的了。
小歐沒有半分貴婦人的危險氣息,反而有點兒歐爸的抓不住重點。
小歐的兄長倒還是有幾分“聰明”的,至少能從阿爾的話想到自己。
不過共情能力這種東西,不是說有就能有的,也不是每個人都有的。
有些人天生就不擅長共情他人,沒有多強的同理心。
也煋還是將那個案例講完了,講完之后不等歐爸評價,就又講了好幾個不同但結局都不好的案例。
不幸之人各有其不幸之處,希望對方能從中感悟到什么吧。
可是等他將最后一個最慘的案例都繪聲繪色地講了,連蹭著聽的聽眾都圍聚起來了,那人好像也沒明白他的用意。
有這么難理解嗎?
暗示聽不懂嗎?
難不成,還真的要他掰開了、揉碎了解釋,好讓對方知道,自己擔心的是對方的小兒子嗎?
這也太直白了!他是想好了走迂回路線的!
阿爾和小米負責的兩個人,似乎都是聽明白了他們的言外之意,可是這個看似“一家之主”的家伙,卻是像是聽故事一樣,聽是聽進去了,可是該達成的效果一點兒不見。
也煋無奈地在心中暗自嘆息,這太難了,太難了。
他本以為,對方聽了之后就會考慮到小歐的婚約是否不妥,可是那人聽了那么多由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就草率結合、最終慘淡收場的ao婚姻失敗案例,居然還能堅持認為自己的選擇是對的。
某種意義上,也是意志堅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