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次成為反面案例的扶蘇紅了眼眶。
秦二的愚君論讓他明白盲信儒學(xué)是件怎樣愚蠢的事情。
他難過不是因為被秦二作為反面案例。
而是恐懼于他差點就讓大秦、讓華夏陷入絕境。
嬴云曼默默地移開視線。
唉。
她也不知道扶蘇本人能看到她舉例。
欺負老實的君子不是她的愛好。
………
張良再度沉思。
明知秦二只是在為發(fā)起戰(zhàn)爭而狡辯,但這些話他確實無法反駁。
沒有誰能肯定未來不會再出一個扶蘇。
也沒人能否定不會再有一個匈奴。
但只是因為猜測,就要去毀滅數(shù)個國家,這種說法又何其荒謬?
【張良:難道你要為了沒有根據(jù)的猜測就去滅國?】
【秦二:我就是根據(jù)。如果我是匈奴的王,你覺得大秦現(xiàn)在還在嗎?】
所有有識之士在此刻脊背發(fā)汗。
他們或許會暗罵秦二無德,或許認為秦二部分行徑嚴重傷害他們的利益。
但沒人會否認:
如果秦二是匈奴的王,那將是匈奴以外所有國家的災(zāi)難!
就像有秦二的大秦,也是其他所有國家的災(zāi)難一樣。
【張良:世間不會再有你這樣的君王?!?/p>
【秦二:這話我就當你在夸我。但永遠不要用善意去揣度別的國家,因為你承擔不起對方的惡意。就像西域諸國以善意揣度我,然后五年就都亡國了?!?/p>
【張良:大宛滅國之后呢?你要一直征伐下去嗎?】
【秦二:是。】
【張良:疆域越大,國家就越難治理?!?/p>
【秦二:是難,又不是不能。我相信你們,就如同你們相信我的眼光一樣。】
【完?!?/p>
不要用善意去揣度別的國家,因為承擔不起對方的惡意。
張良苦笑。
韓國怎么滅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