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現(xiàn)在跟倆學徒輪換休班,周日最忙,
她總不能讓他們總是周日班,自己休息,她休班的時候就去南華公園拍照,
周日帶著小滿去上班。
這個勞模是產(chǎn)品研發(fā)科的靳科長,四十出頭,
前年是市勞模,去年獲得的省勞模,
舒苑給她拍的是在生產(chǎn)車間,給工友們講技術要點。
照片看上去一點都不像擺拍,
真實自然,
靳科長跟工友的表情都拍得很生動,
前者傳道授業(yè)解惑,
工友們虛心好學。
從工廠出來,舒苑去了醫(yī)院,隨便轉轉看看有沒有值得拍的素材,
沒啥好拍的,又去了附近的廣場,轉了一大圈才去南華公園搞副業(yè)。
這天再去醫(yī)院尋找拍照素材,運氣來了,
住院部床位不夠,加了床,樓道里顯得很擁擠,各種人聲嘈雜,夾雜著濃郁得來蘇水氣味,舒苑實在不想看各種病痛苦難,正準備離開,看到一個年輕女護士正在給一位白發(fā)蒼蒼的病號喂飯。
老人滿臉皺紋溝壑,手臂上插著輸液管,正靠著床頭坐著,小護士坐在床邊,手里端著一碗軟爛的大米粥。
機會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多么美好的畫面,正是值得拍攝的。
她本來想拍的就是醫(yī)務人員給患者看病的感人瞬間,這個畫面就是。
舒苑不想驚動她們,一旦她們知道有人在拍照,神情、動作肯定會不自然。
她迅速調整自己的站位,舉起相機,矮下身體讓相機鏡頭跟畫面平行,迅速調整快門、光圈,屏住呼吸,穩(wěn)住雙手,等飯勺到達嘴邊時迅速按下快門,把這個感人的畫面定格下來。
受病痛折磨的老人虛弱蒼老,小護士表情溫柔平和,神態(tài)自然,完全沒有不耐煩或者覺得自己在施舍,任誰看了這樣的畫面都會感動。
一張不夠,舒苑在旁邊安靜地等著,又連拍了三張,終于小護士抬頭朝她看過來。
舒苑朝她笑了笑,做了個勝利的手勢。
小護士淡定得很,并沒有大驚小怪,也朝舒苑笑了笑,繼續(xù)給老人喂飯。
舒苑轉身離開,沒走出兩步又轉過身來問道:“這名患者是你的親人或者熟人朋友嗎?”
小護士又舀了一勺粥,搖頭:“不是,就是普通病號,本來她閨女照顧她,不知道怎么耽擱了時間,還沒過來?!?/p>
舒苑不用再轉悠,心滿意足地離開醫(yī)院,這是她最近拍得最有意義、最有價值的照片,她想洗出來一定不錯。
這可不是擺拍,是抓拍,是紀實攝影,別人不一定有機會像她一樣抓拍到這樣生動感人的照片。
就是在醫(yī)院,也很難拍到比這更好的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