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潭點點頭,有些奇怪的看了沈文一眼。
他和這個小年輕明明是第一次見面,怎么這個小年輕對他的態(tài)度,像是面對好朋友一樣熟絡。
雖然覺得奇怪,心說可能這人就是個自來熟的。
倒沒覺得不好。
轉頭去了另一個屋子。
這一片營房只有他一個人,可以隨便使用。
其中一個屋子被他當成廚房來用,堆放一些生活物資,做飯實際上是在外面。
有個土灶。
沈文也跟著走出來,這屋里實在是又悶又熱,人根本呆不住。
這地方也沒有通電。
大晚上的,沒辦法扇風,沈文都不知道老譚是怎么在這鬼地方堅持那么多年的。
沒點大毅力。
真干不下去。
老潭從屋里拿了條魚出來,沈文看了看,是鮸魚。
也叫米魚。
老潭拿的這條很大,看著得有七八斤,這么大的魚,在他們這邊,鮸魚有“一魚十吃”的說法,可清蒸也可紅燒。
沈文看著,心說中午這頓怕是能喝的很痛快。
然后就看到老潭把魚處理好,還將已經曬好的魚膠扔進了過去。
他看到,大急:“老潭,你這也太客氣了,怎么還把魚膠扔進去?!?/p>
老潭回頭:“這有什么?!?/p>
鮸魚的肉鮮美,其中還有兩個寶貝,一是耳石,二是魚鰾。
魚鰾可做成魚膠。
這魚膠與燕窩、魚翅齊名,自古就是補品、貢品。
所謂“十斤魚一兩膠”,老潭做的這條鮸魚,魚膠也才不過一兩左右,常言道物以稀為貴,這么個魚膠,就能賣好幾塊錢!
而魚膠曬干后,是可以存放很長時間,不像鮸魚肉,新鮮的還能賣錢,要是曬干的話,在現(xiàn)在的市場是賣不出去只能留著自己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