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牧身死,場面并未像魏家朝廷軍想象中的那樣得以控制。
反而,眾怒更甚!
寧牧等一眾寧家村村民,是不是叛逆還有待商榷,明面上的事是他們只是在通過人力開山鑿石。
那么此舉究竟是為了什么?
是為了從困龍?zhí)吨蝎@取修行益處?還是為了能給附近的百姓開鑿出一條方便出行的通路呢?
這也不過是任人編排的事。
現(xiàn)狀卻是,寧家村一眾村民也留了后手。
窮山惡水出刁民,這句話是沒錯,但人活的越來越刁,無非是為了保命罷了。
指望一群肚子都填不飽的百姓,嘴里說著圣人之道,同時還踐行著圣人之理,簡直天方夜譚!
“小牧死了!小牧死了!”
有人在雨水中瘋狂哭嚎著這句話,其余活著的寧家村村民面面相覷后,便拿出一桿類似于袖箭的火炮。
對天一射,煙花綻放。
這也是寧家村及其周邊六姓村莊的自保策略。
窮山惡水中,刁民明面上指的是耕地百姓,事實(shí)上卻是一些藏身在山中的惡匪,只是他們偶爾把對付惡匪的方法用在對抗朝廷和官府上,才會被稱之為刁民。
一道信號放出過后,一張嘴傳十張嘴,一戶人傳十戶人。
其他六個村子的老少爺們誤以為是惡匪下山。
正好又是大雨天,山匪最喜歡在這種天氣趁亂作惡,沒有人敢去質(zhì)疑這號箭的真實(shí)性,萬一要是真的,山匪得逞屠戮,連帶著寧家村七個村子的人,都得去閻王爺那里訴苦伸冤了。
其他軍鎮(zhèn)首腦更是不以為意,并且樂見其成。
把一切罪責(zé)都往皇帝和章焱身上推,逼得百姓造反,引得山匪肆虐,能不能分到真龍的胳膊腿已經(jīng)不重要了,單單借著這件事情,以后就不用看朝廷的臉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