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州府衙·戰(zhàn)后軍議——
海戰(zhàn)勝利的喜悅尚未散去,臺州府衙的正堂內(nèi)卻已彌漫著嚴肅而務實的氣氛。
巨大的東南海疆輿圖懸掛在中央,上面密密麻麻標注著倭寇活動區(qū)域、大夏水師布防點以及重要航道。
我端坐主位,陳芝兒、厲欣怡、唐若雪、沈墨、拓跋宏等文武重臣分列兩側,每個人的臉上都寫滿了思考。
“此戰(zhàn)雖勝,但暴露的問題不容忽視。”我開門見山,手指輕叩桌面,
“我大夏水師,多由商船臨時改裝,戰(zhàn)法陳舊,遠非倭寇正規(guī)海軍對手。若非天時地利與將士用命,勝負猶未可知。”
陳芝兒抱拳出列:“陛下明鑒。末將統(tǒng)計,倭寇安宅船船體包鐵,結構堅固;其鐵炮隊訓練有素,若非沈大人神機銃壓制,岸防恐難支撐。更關鍵的是——”
她指向輿圖上倭國本土的位置,“此番侵擾,僅是德川氏一部之力。若倭國舉國來犯,我東南海疆危矣?!?/p>
“陳將軍所言極是?!眳栃棱P目含憂,
“皇家商會海貿(mào)線路,近年屢遭倭寇襲擾,損失慘重。若無強大水師護航,海上商路遲早斷絕?!?/p>
我目光轉(zhuǎn)向沈墨:“沈卿,火器方面有何見解?”
沈墨起身,眼中閃爍著技術者特有的專注光芒:
“陛下,倭寇鐵炮雖精良,但非不可超越。臣研究繳獲樣品后發(fā)現(xiàn),其優(yōu)勢在于槍管鍛造工藝與火藥配比。神機銃改良型已解決這兩個問題,但——”
他頓了頓,“真正制約我軍的,是戰(zhàn)船?,F(xiàn)有福船吃水深,機動性差,難以與倭寇新式戰(zhàn)船抗衡?!?/p>
拓跋宏忍不住插話:“末將接舷時觀察,倭寇安宅船底部包銅,舵機靈活,轉(zhuǎn)向迅捷。我水師戰(zhàn)船笨重,追擊時頗為吃力?!?/p>
堂內(nèi)陷入短暫沉默。每個人都清楚,要建設一支強大海軍,絕非一朝一夕之功。這不僅需要巨額投入,更需要技術突破和制度創(chuàng)新。
我站起身,走到輿圖前,手指從臺州一路向東,劃過蔚藍的海域,最終停在倭國本島:
“諸位,大夏乃陸上強國,歷代重陸輕海,致使今日海疆不靖。朕意已決,要打造一支可匹敵任何海上強敵的‘靖海水師’!不僅為御敵,更為開拓萬里波濤,護我商路,揚我國威!”
這番擲地有聲的話語,讓所有人精神為之一振。
“陛下圣明!”唐若雪率先回應,
“然水師建設耗資巨大,需長遠規(guī)劃。臣妹建議設立‘海政司’,專司海軍籌建、海防建設與海疆治理,統(tǒng)籌各方資源。”
“準。”我當即拍板,“唐若雪兼任首任海政司提督,厲欣怡副之,負責籌款與后勤。沈墨專司艦船與火器研發(fā)。陳芝兒總領水師訓練與作戰(zhàn)。拓跋宏為水師先鋒將,專研海戰(zhàn)戰(zhàn)術?!?/p>
眾人領命,眼中燃起斗志。我繼續(xù)道:
“朕擬‘靖海水師’分三步走:
其一,一年內(nèi),以現(xiàn)有戰(zhàn)船為基礎,組建快速反應艦隊,保近海安寧;
其二,三年內(nèi),打造新式戰(zhàn)船三十艘,形成遠海作戰(zhàn)能力;
其三,五年內(nèi),建成可遠征倭國本土的鋼鐵艦隊!”
“鋼鐵艦隊?”沈墨敏銳地捕捉到這個陌生詞匯。
我微微一笑,從袖中取出一卷親手繪制的草圖,鋪在桌上。
眾人圍攏過來,只見紙上繪著一艘造型奇特的戰(zhàn)艦:流線型的船體包裹鐵甲,高大的煙囪,船首船尾各有一門巨型火炮,兩側密布射擊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