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華拿出自制的簡易彈弓,悄悄趴在被白雪覆蓋的草地上,從兜里摸出幾枚一并從抽屜里拿出來的小鋼珠。
想不到隨手一拿的小東西居然在緊要關(guān)頭派上了用場!
他悄無聲息地瞄準(zhǔn)其中一只紅嘴巴黑毛發(fā)的山雞,“啪嗒”一下,小鋼珠飛了出去,射中了一只山雞的身體。
受傷的山雞倒在地上,用力撲騰著翅膀。
其余幾只山雞受到驚嚇,紛紛四處散開逃命。
董華心想趁著這個機(jī)會多捉幾只,一只拿去給狐貍做誘餌,余下的不管是拿出去賣或者是拿回家吃都是不錯的。
他麻利地將受傷的那只山雞往竹簍子里一扔就追了過去。
山雞逃得飛快,卻躲不過他的彈弓。
這是他上輩子的練就的本事之一。
上輩子,他無意間結(jié)交了幾個喜好打獵的好友,和他們混跡的時間長了,耳濡目染下,他自然而然也學(xué)到了不少竅門。
不敢說神槍手,但打兩只山雞還是不在話下的。
“啪嗒”一聲,小鋼珠飛出之際,又一只山雞被射中,他看都不看撿起就扔到了身后的竹簍子里。
本想乘勝追擊再打一只,可山雞到底是四只腳的動物,山路又泥濘不堪,行動非常緩慢,他到底是沒能得手。
也罷,兩只山雞已經(jīng)是不錯的收獲了。
董華兩手各拿起一只山雞掂量掂量,拿出小刀,原地就將小一點(diǎn)的那只給處理了。
小的用來給狐貍做誘餌,大的帶回去給家人燉湯吃。
兩全其美。
拎著小山雞,他沿著來時的路開始往回走,就連難走的山路他都覺得輕松不少。
越接近狐貍洞穴,他的心情就越發(fā)激動起來。
狐貍鼻子靈敏,對血肉氣味敏感,他躲在洞口外的灌木叢思考了片刻,抄起隨手帶著的鋤頭,在洞口的幾米外挖了個約莫半米深的坑。
然后把路上撿到的捕獸夾放在坑中,再拿上幾根細(xì)枝交叉鋪在陷阱的上方,用幾片枯葉遮擋著。
最后,再把山雞腿放在上方。
細(xì)枝承受不了重量,只要狐貍聞著味兒跑過來叼山雞腿,那么就勢必會掉下他精心設(shè)計(jì)的坑窩里,再然后,就到了捕獸夾發(fā)揮作用的時候了。
捕獵極其需要耐心,急不得,董華在灌木叢里一蹲就是大半天。
等到天都灰了,那兩只狐貍還是沒有出來覓食的樣子。
此時,又開始稀稀拉拉下起了雪,他凍得直發(fā)抖,手和臉都凍紫了。
董華等的心焦。
要是狐貍再不出來,他就得走了。
山上奇凍無比,他穿的衣物起不到太大的作用,要是一直耗著,保不齊會凍死在山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