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恕草民不知殿下何意!”
“如今朝堂岌岌可危,皇權(quán)幾乎被世家大族全部架空,當朝首輔年邁即將解甲歸田,如今最得力競爭首輔之位的是吏部尚書俞庚城,和戶部尚書錢之為。
俞庚城旗下門生無數(shù),朝中大半的官員都是經(jīng)他之手安插各地,且圣上近日來的舉動俞庚城很是不滿,已經(jīng)糾結(jié)黨羽違抗政令。
如今大夏朝各地不是干旱就是內(nèi)澇,朝堂撥放賑災的銀兩全無多少真正的落實在災民身上,尤其是青州這邊鬧出兩回農(nóng)民起義,雖然已被鎮(zhèn)壓住,但消息還是傳回了京城。
所以皇上特意命我來青州調(diào)查,俞庚城的根基在青州,白云府和相鄰的江北府是干旱最為嚴重的兩府,二十萬兩賑災銀兩幾乎盡數(shù)落進官員口袋,只是這兩個省府水太深了,幾乎全是俞庚城安排的官員,根本無法擊潰。
才會有本王微服私訪,暗自調(diào)查這些事情,試圖將俞庚城扳倒,將整個俞氏一族一網(wǎng)打盡,好讓圣上能夠在朝中安插值得信任有能力的官員,一同為大夏出力,匡扶大夏神威。
并且俞庚城若是一旦成為首輔,以其集結(jié)黨羽的能力,對大夏當前的局勢是不利的,本王說到這里,喬童生應(yīng)該能明白本王用意了吧?”
喬荀也沒想到,如今局勢竟然這么復雜,俞氏一族當真是勢大,他即將要娶嫻兒,為了私仇和公仇,淌入這個渾水里,豈不是拉著嫻兒他們一起下水?
喬荀沒有說話,良久才開口:“所以,殿下想讓喬某人為破開青州俞氏的一把利劍?”
“是也不是,本王可是聽說了不少你和俞氏父子的矛盾,難道你就不想給自己一個翻身的機會?由著俞氏父子隨便打壓?”
至于移命換命之事,燕王不知道,只知道喬荀從縣案首和府案首變成了寂寂無名的倒霉鬼,而俞知義那個草包竟然成為白云府的一府解元。
這大夏的朝堂,全是被這些草包混賬搞得烏煙瘴氣,每況愈下!
否則局勢怎可能亂成這樣,當朝皇帝想要撥款賑災都要經(jīng)過朝堂上一番又一番的爭吵和推辭,最終發(fā)怒才得以解決此事。
燕王沒再給喬荀多解釋什么,淡然啟口:“喬荀,你是個聰明人,本王相信你會做出正確的抉擇,一會就到十里亭了,本王先帶你認識個人!”
喬荀如今好像只有一條路可選,雖然這條路可能布滿荊棘!
只猶豫一瞬,喬荀做出了決定。
他相信,如果嫻兒在這里,也一定會支持他踏上燕王這條船自保。
否則燕王豈會容忍一個知曉內(nèi)情,要動俞氏一族的人平安無事地活著?
……
環(huán)溪村,喬家。
王氏洗完碗一出門站在門口左等右等看不到喬荀,拉著坐在門口歇息的喬賦問了一句:“老大,你去村頭找找你弟弟,看他咋還沒回來?那臭小子不是說要親自去淮陰湖給姜嫻獵大雁去嗎?再不回來可就晚了,明兒下定過禮的大雁還沒著落呢!”
這大下午的縣城里估計都沒賣的,只有早起趕集碰一碰運氣,實在沒有的也可以買一對兒鴛鴦代替。
喬賦悶悶地答應(yīng)一聲:“好嘞,娘!”
“你咋一個人坐門口?你媳婦呢?”
“他們在屋里歇息呢!”
王氏微擰眉梢,道:“歇息啥啊,叫你媳婦趕緊過來給我?guī)兔?,我買了一匹紅布到時候還要扯下來給你弟弟做身新衣裳,還要給家里收拾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