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軍對壘,叫罵和埋汰往往也是一種戰(zhàn)術(shù)。
比如諸葛亮罵死王朗,送司馬懿女人衣服。
冒衍王拿自己最引以為傲的戰(zhàn)績公然挑釁,明顯帶有激將的意味。
這要是大舉進攻,勢必會正中下懷。
如果什么都不做,又影響士氣。
趙安當即把趙大餅叫到身旁,如此如此地說了一番。
趙大餅離開一會兒,拿著一面黑旗返回,旗上繪有一條歪扭斜八,斷成好幾截的蟲,還有一行白字:“冒衍王,死太監(jiān),別人割兩卵,他卻失三陽!”
刁莽瞅了一眼,狂笑道:“趙百品,真有你的,這還不把那狗玩意給活活氣死?哈哈哈!”
趙安笑了笑道:“氣不氣死不知道,但肯定會讓這位無須王破防!那么多年來,他將‘無須’等同于‘無需’,自負之下也是為了掩飾自身尷尬。既然沒有韃子敢戳破,那便由我來做!”
“那他到底是不是太監(jiān)?”
“不知道,但也不重要了?!?/p>
在世人的傳統(tǒng)觀念里,太監(jiān)是不長胡須的。
其實并非如此。
北宋太監(jiān)童貫就長胡子。
沒有被閹割的男子也有可能不長胡子。
主要受遺傳、雄激素分泌不足、營養(yǎng)不良、患有慢性疾病等因素影響。
冒衍王是有子女的,但中年之后無所出。
所以韃子也是各種揣測。
趙安可不管這些。
既然他還躺在三年前的功勞簿上,那就讓他成為死太監(jiān)!
而且故意內(nèi)涵韃子失去三陽關,和他脫不了干系。
估計現(xiàn)在韃靼上下都在爭論導致三陽關被奪的罪魁禍首呢。
那就把他頂上去。
哪怕不是他,也要惡心惡心他。
不出所料,城下的韃子看到這內(nèi)容后,頓時像被刨了祖墳一樣嚎嘮了起來。
“兩腳羊,敢辱王爺,出來受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