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爺,是西戎的兵馬!”
“趙安這是不想給本王喘息之機呢,但西戎兵馬又能比大靖兵馬好到哪里去?傳本王令,左路大軍出擊,速戰(zhàn)速決!”
冒衍王自以為一眼就識破了趙安的算計,也沒有把西戎兵馬放在眼里。
他現(xiàn)在滿腦子想的都是稍作歇息,盡快將薩谷城給奪回來。
韃靼上下恐怕都記不清腹地城池有多久沒有被大靖或者西戎染指了。
薩谷城被趙家軍多占領一天,韃靼便多一份恥辱。
然而,事態(tài)并沒有按照他預想中的發(fā)展。
左路大軍非但沒能擊退西戎兵馬,還讓數萬兵馬沖了過來。
不得已之下,他只得派右路大軍去戰(zhàn)。
奇怪的是,這些西戎兵馬一改往日的面貌,不僅士氣高昂,而且都不怕死。
打法也很靈活。
他們不攻堅,只是盡可能周旋。
一旦逮到機會,也會果斷砍殺。
不用想也知道,這是趙安調教的結果。
三陽關失守的影響終究太大了。
別的不說,西戎國主單設“上卿”之職禮遇趙安。
趙安如今在西戎兵馬中的地位恐怕非同一般。
其他西戎大將未必能這么快整合西戎各路兵馬,并且做到令行禁止。
趙安卻可以。
這么打下去,無疑對他很不利。
不過,他已經讓人去調動拓延部留守兵馬,并請其他王爺增援了。
趙安既然想放開手腳大戰(zhàn)一場,那么他便再投入十萬,二十萬兵馬,將他們全滅了!
省得再去攻城或者絞盡腦汁想計策!
論起草原之上的大混戰(zhàn),大奔襲,他可是諸王之中最為擅長的!
“報……又有一路兵馬打來了!正是奪取薩谷城的白袍軍!”
盤算之后,冒衍王再次成竹在胸,準備用膳,誰曾想馬元超竟帶著六七千兵馬主動出城,直奔他的中軍而來。
冒衍王大怒道:“他就是當初以所謂的三十六騎破我韃靼數百兵馬的白袍將軍?那本王今日便先砍了他,再吃這頓飯!”
他盡出中軍數萬兵馬,攻向白袍軍。
只是兩軍打了一會兒后,他發(fā)現(xiàn)情況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