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shù)日后。
距離九曲林一百多里的槐城,一個中年男子站在城頭往南眺望許久。
他一身灰袍,面無表情,深邃的眸子里透著冰涼。
手中攥著兩塊隨地撿的小石頭,已經(jīng)磨得光滑。
左側(cè)站著的壯實如巨石之人嘟囔道:“大汗,你別磨它們了,手都流血了!我這就率兵剁了那狗雜役、趙家軍,還有西北的兩腳羊,筑一個更大的京觀,給十萬兄弟報仇!”
他是韃靼第一勇士,巖王。
不僅天生神力,而且忠心不二,乃是韃靼可汗最為倚重的兩個人之一。
另外一個便是站在他右手邊,有勇有謀的契闊王。
契闊王是韃靼德高望重的“三代王”,效忠過三代可汗,謀能定國,武能安邦,恩寵不衰。
如今雖年過花甲,很少披掛上陣,但每逢大戰(zhàn),幕后總有他的身影。
世人皆知冒衍王曾率鐵浮屠和拐子馬一路打到大靖京畿重地,逼得靖帝俯首稱臣,割讓塞北十六州,卻鮮有人知道這是他想的奇謀。
事后冒衍王大功獨攬,甚至說這計謀是自己想的,他也沒有多言。
利用趙安來削弱冒衍王和角王,再借機將他們鏟除,同樣是他獻給韃靼可汗的良策。
如今這局面讓他很沮喪,內(nèi)心也是無比沉重。
“噗通!”
他后撤數(shù)步,兩腿一曲,重重地跪在韃靼可汗身后道:“大汗,終是老臣低估了趙安,才釀成這般慘狀,老臣愿領(lǐng)千刀萬剮之刑!”
“你這說的是哪里話?”
韃靼可汗急忙轉(zhuǎn)身,將他扶起道:“謀在人,成在天??!這世間又有誰能想到一個小小的雜役可以崛起得那么快,又藏著這等本事?”
“這事不怪你,而且冒衍王和角王狼子野心,也已除去,算是借刀殺人!從此韃靼諸王將再無心懷二心者,本汗的千古霸業(yè)可成!”
“只是……”
契闊王耿耿于懷道:“這前前后后有二十萬韃靼的將士戰(zhàn)死,三陽關(guān)被奪,拓延部名存實亡,我韃靼何曾輸?shù)眠@么慘過?總需要給百姓一個交代!”
“那京觀便是最好的交代!”
韃靼可汗揮了下袖袍,語出驚人道:“為國戰(zhàn)死總勝過互相殘殺。冒衍王和角王遲早謀反,本汗若不采納你的計策,韃靼定會內(nèi)亂?!?/p>
“到時死的可就不是十萬兵馬了,還會有不計其數(shù)的百姓死于非命!除二王而保天下,損十萬和全百萬,孰輕孰重,還用本汗多說嗎?我韃靼鐵騎兩百多萬,如今令行禁止,上下同心,誰可匹敵!”
契闊王怔怔地看著他,只覺韃靼真正的霸主誕生了。
他是低估了趙安。
但大靖只有一個趙安,卻有太多的冒衍王、角王之流……
如今的靖帝對他們束手無策,更別說除掉他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