聰明人多了,往往就有人喜歡自作聰明。
楊無咎讓眾人獻策,重點不是在策,而是想再考驗他們一二,看看有沒有人急于表現(xiàn),反而失去了最基本的判斷。
可喜的是,三十個人都過關(guān)了。
趙安麾下現(xiàn)在還談不上人才濟濟。
但隨著他們的加入,并且給機會讓他們將才華施展出來,那么不僅趙家軍,就是整個西北都會有新氣象。
而想要建立霸業(yè),還需要更多這樣的大才。
僅靠主動來投還不行,需要招攬。
趙安諸事繁忙,而且暫時也不好在明面上大肆招賢納士。
所以楊無咎決定由他來在暗中推進這件事。
至于陛下是否會調(diào)刁莽回京這件事……
現(xiàn)在誰不知道刁莽是趙安的左膀右臂?
陛下是想壓制他,而非和他撕破臉皮。
做這種事之前,陛下會一再掂量的。
趙家軍再如日中天,最起碼沒造反,而且一直在打韃子。
韃子只要開啟滅國之戰(zhàn),對他而言便是致命的。
孰輕孰重,他會分不清?
哪怕有人暗中慫恿,也有永安長公主在。
陛下沒啥主見,可能會聽皇后的、張魁的、六大世家的,也有可能會聽長公主的。
雖沒雄主之姿,對于趙家軍而言也是好事。
將士、戰(zhàn)馬、糧草、兵器、士氣……
可以說眼下趙家軍啥都不缺,唯獨缺時間。
對,時間!
還是要多操練!
百煉成鋼。
只要再給一些時間,趙家軍的戰(zhàn)力有望繼續(xù)飆升。
韃子大舉來攻時,也有更多與之周旋的余地。
刁莽其實也看出楊無咎是在故意給三十個大才挖坑,看看有沒有人往里跳。
他笑了笑道:“不瞞先生,我也覺得陛下不太可能調(diào)我回京,只是如此爽快地封我為冠軍侯,只怕是故意安撫趙家軍,暫時不準備給趙百品封王了?!?/p>
楊無咎微微一笑道:“早晚都會封的。趙公不奪河谷走廊的肅州衛(wèi)、瓜州衛(wèi)和兩大守御千戶所,陛下會拖延,如今奪了,也是拖延,可能在許多人眼里,這算是對趙公的懲罰?!?/p>
“你覺得趙公是更在乎封王,還是這兩大戍邊衛(wèi),外加兩個千戶所?趙公奪取它們,不僅是為了打韃子,同樣是為了震懾陛下和六大世家!東出河谷走廊,可是很容易逐鹿中原的。有些事,他們可不能做得太過了!而且這樣一來,今后咱們趙公也有了更多和他們討價還價的籌碼不是?”
想起先前張魁自以為抓住了趙安的把柄,作威作福,想要強壓趙安和趙家軍,刁莽忽然覺得這真特娘的解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