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jù)靈與性(質(zhì),l)結(jié)合時的意識意愿擇機安排,而有常人和修持者的區(qū)別】
首先要感謝各位朋友的支持,我寫這些東西的時侯,以前的有些東西思考過,有些并沒有,而是直接想到哪寫到哪,有時是覺得我是在和大家說,有時又會覺得是另一個我在和大家說,細心的朋友往往會發(fā)現(xiàn),很多地方經(jīng)常是文白交雜,一段文言一段現(xiàn)代的話,但我把這些東西寫出來,自已心底是非常寧靜詳和的,十二年前接觸這到這三本書,而高三后,這三本書我基本上沒再碰過?;蛟S我內(nèi)心是比較抗拒接觸的,怕接觸多了會遠離現(xiàn)在的生活。但一切的一切,都順其自然吧,感謝各位的支持關(guān)注,今天接著說各位比較關(guān)心的投胎和輪回問題。人們通常,是把靈魂合在一起來說的,要說投胎和輪回,需要了解“靈”和“魂”的起源。
關(guān)于靈的起源,前面說過,宇宙有大小虛實,它們自身產(chǎn)生和發(fā)出能量信息,它產(chǎn)生的能量往往是它自身的磁場,我們將它發(fā)出的并有可能影響其它大小宇宙的能量稱讓氣,將它發(fā)出的可能影響其它大小宇宙的信息,稱讓靈。
魂者,精氣而生也。
大小宙宇,有生而無靈者,為物,有生有靈者,為生靈。
人和動植物,概稱為生靈,但生靈不只是人和動植物。
我們前面提到過,初元(距今約一萬二千年)之前,古樹遍地,卻有生而無情,雖有傷害,即使枝斷根損,亦無怒無哀無懼;人圍而攻獸,常有死傷,卻不為意,于尸首身前,安嘗美味。
此時的生靈,有生有靈,卻無靈性。
后龍馬氏修道,常有飛禽走獸獸暗自相隨,以得天地之靈氣,日行漸久,身前眾多飛禽走獸、花草樹木,皆得靈氣所滋養(yǎng),開始有了靈性。通時也提到了一件事:一日,龍馬氏召集族中男女老少二百一十人,撫觸眾族人頭頂,開啟靈智之門。人之靈氣,得之于外,存之于內(nèi),在外為氣,在內(nèi)為精。精納于心,存之日久,化之為情,七情遇三神,生之為靈性。
而七情,便是產(chǎn)生魂的基礎(chǔ)。
有人問,人死之后,會不會有魂的存在,答案是,有,也沒有。
人生下來便得宇宙間的靈氣,再受后世人為影響,越到后來,七情(喜、怒、哀、懼、愛、惡、欲)方面的表現(xiàn)越是明顯,七情盛而生執(zhí)念,七情遇三神,則生靈性,靈性與執(zhí)念共存于人腦中。人有執(zhí)念,并與精、氣相化合,而生魂。
人之思、情、志為靈性與魂共治。靈性者,存之于心,主神、志、情、性。蓋人之萬千悲喜,皆由此生?;暾?,存之于腦,緣因執(zhí)念而生,故善思考、善趨利避害、善駕物利已、善為志決斷也。
也就是說,一個人的思想,情感,意志是由靈性與魂共通控制的,靈性是通過心來控制,而魂是通過人腦,因為魂是由執(zhí)念(貪、癡、妄)而產(chǎn)生的,所以它在支配人的行為時,人的表現(xiàn)往往是更理性的,知道如何趨利避害,如何根據(jù)外界形勢的變化而讓出有利于自已的決定。而人的靈性是由人的七情與三神相合而生的,所以它在支配人的行為時更為感性,更為本真些。
我們說藝術(shù)家或是一些極有天賦的人更有靈性些,他們的靈性占主導地位時更多一些,其它人,魂占主導地位要多一些。
須知,魂有自已的思想、決斷并指導生靈l的行為。在基本沒有外界氣靈干擾的情況下,人死之后,魂還會存在一段時間,就像馬車上拉了貨物,車突然間停了下來,車上的貨物還會在慣性的作用下,仍然向前行一般。
前面說過,魂是由人的執(zhí)念與精、氣相化合而生的,而如果一個人毫無掛念地壽終正寢了,那么,他的執(zhí)念也沒了,精也停止了,唯有氣(能量場)在沒有其它太大能量場的干擾下,還能存在一段時間,而魂的暫時存在,則是依賴人剛死時的那點能量場。
這時侯,雖說人死了,魂還會存在,但緊跟著,氣很會被魂耗盡,沒有氣的補給,魂也很快會為自身或其它的靈所吸收,轉(zhuǎn)化為靈。
曾看到過很多爭論,說靈魂到底是一l的,還是有靈有魂,相分開的,呵呵,其實他們說得都對,靈魂,即是相互分開的,有靈有魂,也是一l的,只有靈魂。
上面的情況,是說在基本沒有外界氣靈干擾、人是毫無掛念地死亡、又沒有自身靈的干擾,基本上相當于實驗室環(huán)境下的情況,各方面條件大多極為常規(guī),又是壽終正寢的人去世后的情形,但相當一部分人生前或死時的情況并非如此,下面接著講非毫無掛念和有靈存在時的死亡,只有了解了這些,才能更好的明白投胎與輪回的起源與本末。
人之靈氣,自歧嶺、扶風之后,受之于父母,得之于天地。每個人出生之時,均有宇宙間的“靈”經(jīng)額頭入駐心舍,但并非每個入駐的都是元靈。元者,道之本源也,元靈者,除通樣隨之攜帶了宇宙間的靈氣外,還攜帶了三個信息“我是誰我從哪里來我將到哪里去”。凡有前世(投胎)及元神入l(輪回)之生靈,生時心舍內(nèi)有元神入駐。有元靈入住的人,其它方面與常人無異,只是大多喜歡接近玄學,修持更容易起,更容易有修為些,從事文學、哲學、藝術(shù)、玄學等相關(guān)職業(yè)時,相對更容易有天賦些。
一個人如果出生時并無元靈入駐心舍,只能說在你出生之時,機緣巧合,既沒有碰上其它的“靈魂”,也沒有碰上其它的“元靈”要在此時入駐,這樣你便無前世的種種,猶如白紙一張,并無不妥。
況,如果后世想有修為,通過修持之功,亦可修成或借得元靈入駐。因此,并不是每個人都有前生或來世,像前面所講的中講到,這兒不再多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