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大人想起了當年那一件事。
“那是差不多十八年前了吧?!?/p>
秦大人陷入回憶,畢竟時間太長了。
十八年前,他還是一個意氣風發(fā),剛考上科舉,入朝為官的時候。
十幾歲入了工部,雖然還只是里面一個小小的小吏員,但對于他們秦家來說也已經(jīng)算是光耀門楣了。
當時秦大人一心想著好好學習,盡快能夠升上去,可以主導各種營造建設。
他也想更熟悉京城各處建筑風格和細節(jié),所以休沐之后沒少在京城到處逛。
有時候也會蹲在人家小攤販前面看看民間匠人的手藝。
當然,也沒少進集寶齋那樣的地方,看看有沒有什么好作品。
結(jié)果就是那一年,他遇到了一個神秘的姑娘,帶著幾件超絕的木宮殿,出來尋找買家。
“那姑娘我就見過一次,她出來都是戴著幕離的,看不清模樣。不過,我聽說她是自外地來的,來了京城之后出行時會雇幾個武夫隨行?!?/p>
說到這里,秦二叔趕緊補充了幾句。
“大哥那個時候一心就關(guān)注那些木雕,沒有留意那位姑娘,事實上那位姑娘那段時間還出了些名聲,她抄的經(jīng)書,字跡十分秀美雅致,而且在當時茶樓詩會的時候還對了幾輪詩,文采讓那些才子都折服了?!?/p>
秦二叔當時沒有留意木雕,他留意到的就是那姑娘的文采。
“聽說那姑娘叫崔梨月?!?/p>
秦二叔終于說出了確切的姓名。陸昭菱坐直了些。
“只不過,也不知道為什么,沒過幾天,那姑娘就沒有再出現(xiàn),在那段時日京城正好發(fā)生了幾個大案,京城所有人的注意力都讓那幾樁大案吸引過去了,待到這幾樁大案完結(jié),大家也淡忘了那位崔姑娘。”
秦二叔有些嘆息。
“偶爾能有幾個人想起來,也都遺憾之前沒有仔細問她住在何處,要找也是找不著了?!?/p>
陸昭菱默然。
她倒是懷疑,是那幾樁大案,讓崔梨月不敢再露面。
否則,崔梨月又展出木雕,又參加詩會,明顯就是想要讓自己揚名,走的就是要引人來找自己的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