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青凌所做的一切,就是為了等這一刻。
——展行卓不同意和離,他要休了她。
——國公府也不同意和離,他們覺得這辱沒了國公府的聲譽和威望。
沒有人會為她做主;他們還會打壓她。
德陽大長公主是皇帝的姑母,皇后都得給她面子,輕易不會得罪她;所以,青凌才想到了太后娘娘。
她是大長公主的皇嫂,只有她才能壓得住。
姚青凌以前聽說過蔣太后與圓慈法師有交情,時常請大師進宮禮佛修禪;圓慈大師慘死,太后應該是難過的,若她聽說永寧寺舉辦大法事,就會派人來關心一番。
此刻,青凌心潮澎湃著,她將頭壓得低低的,極盡苦楚,卻一言不發(fā)。
宋嬤嬤垂眸瞧著地上跪拜的女人。
宮中內(nèi)廷不是閉塞的,宮外發(fā)生那么多事,有些事兒就會像磕的瓜子那樣,傳入太后的耳朵,作為賞花觀魚時的談資。
太后自然知道德陽大長公主家的二公子與周家嫡女的那些事兒。
太后還說:德陽對這個小兒子太過寵溺,白白可惜了一個好人家的姑娘;太后還說,姚氏空有賢名,沒有手段,根本降不住二公子。
如今再看,這姚氏膽大包天,竟在法事后當著那么多人的人面,跪拜求太后做主。
這里有僧人,有官員和他們的家眷,有富商和平民百姓。
從上到下,各個階層的人都看著,若太后置之不理,就是罔顧民聲,不關心國民,過于高高在上,損太后的聲譽。
宋嬤嬤威嚴開口:“姚氏,你好大的膽子!竟然借法事行私事!”
展行卓在姚青凌跪下,公然提出和離時,就被她震驚到了。
他以為她搞這么盛大的法事,是為了抬高她的威望,讓她有力量與他抗衡。
卻不想,姚青凌圖謀的是告狀告到太后那里!
這賤人竟然請求太后給她做主!
呵,她以為她是誰?
皇宮內(nèi)院,光妃嬪就有數(shù)百人,排得上號的外名婦又有數(shù)百人,太后閑得來管她一個五品官員的妻子?
不知所謂。
展行卓往前幾步,行禮后說道:“宋嬤嬤,是我管教妻子不力,打擾到嬤嬤了。姚氏不知分寸,以為舉辦一場法事就有了偷天之功,在嬤嬤面前胡說八道,回去后,我便嚴加管教?!?/p>
言語中的意思很明確:這是家事,他的女人他來管。
說著,男人就要去拽姚青凌,把她帶回去關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