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時辰尚早,她索性端坐案前,提筆鄭重地寫下了五個名字,趙荃,鄭鄶,祝無咎,祝承麟,朱祉叡。
筆鋒頓處,她已理清了幾分脈絡(luò)。
昭寧候有龍陽之癖,府中常年豢養(yǎng)著清秀男童,朝中諸人雖心知肚明,卻攝于他滔天的權(quán)勢,無人敢置喙一詞。
他在朝中樹大根深,勢力早已滲進三省六部,國庫錢糧半數(shù)經(jīng)他之手。
祝承麟對昭寧候忌憚已久,早就想除掉此人,只是在等待一個恰當時機。
郢都之戰(zhàn)后,祝承麟終于有所動作,開始清洗朝堂,當初主戰(zhàn)的昭寧候遭到朱祉叡的率先彈劾,接著昔日依附的武官紛紛倒戈,權(quán)傾朝野十余載的昭寧候終是樹倒猢猻散,落得個削爵流放的下場…昭寧候最終是被朱祉叡將他拉下馬的。
那昭寧候和祝無咎之間呢?一個是盤踞朝堂的權(quán)臣,一個是天潢貴胄的親王,表面把酒言歡,是否暗地早有利益的勾結(jié)?當年她飄在蘇漁頭頂,少年遠離權(quán)力中心,這些朝堂密辛她并不十分清楚,只聽過一些坊間傳言。
祝無咎和趙荃時常共邀朝中俊朗后生入府“議事”,行那顛鸞倒鳳之事…祝無咎男女不忌,趙荃又好男風(fēng),二人沆瀣一氣倒也不足為奇。
如此看來,祝無咎非但不是助力,反而可能成為她的絆腳石。
至于祝承麟,他是燕朔國君,以她現(xiàn)如今的地位,不可能接觸到他。
況且上一世的恩怨,一想到此人她就本能地反胃,恨不得祝無咎明日就殺了他。
她提筆在“趙荃”名字上畫了個圈。
眼下趙荃既已盯上她,即便除掉鄭鄶,也不過是揚湯止沸。
鄭鄶只是趙荃麾下的一條惡犬,殺了一只,還會有別的補上。
更何況此事是扳倒趙荃的關(guān)鍵,她非但不能退縮,反而要推波助瀾。
這倒是提醒了她,昭寧候欺辱原主之事,為何會鬧得滿城風(fēng)雨?知情者不過鄭鄶、趙六二人,難道是鄭鄶故意走漏了風(fēng)聲?不,昭寧候手段狠毒,借他十個膽子也不敢。
難道是是趙六?也不對,他又有什么理由觸怒位高權(quán)重的叔父如此就只能是趙荃的政敵了。
而能有如此手段讓輿論反撲的…眸光一閃,她霍然垂頭看向“朱祉叡”三字,難道他便是自己的助力?“蘇漁?……”帳外忽然傳來一聲壓抑的低喚。
思緒被打斷,她放下筆桿,出門望去,只見石大夯正立在烈日下,眼神直勾勾地盯著自己,那目光,竟是格外的灼熱……她心頭一跳,覺得怪瘆人的。
再一看去,只見他身體繃得筆直,布滿汗?jié)n的臉上竟透出一絲異樣的薄紅。
昨日潭邊種種驀地浮上她心頭——石大夯究竟看到了多少?“有事?”昨夜石大夯在榻上輾轉(zhuǎn)反側(cè),如烙餅般翻來覆去,一闔眼便是那抹雪膩的身影,他不斷掀被坐起,一夜整整灌了八壺涼茶,仍澆不滅腹下那股邪火。
直到五更梆子敲響,他才昏沉沉睡去,夢中卻盡是荒唐——他將那清瘦的小人兒按在身下,行盡了各種無恥之事夢中她破碎地哭泣,他卻一刻也停不下來,孟浪的動作未有半分的松動。
此刻烈日下乍見真人,那雙澄澈的眸子直直射來,倒叫他滿腦子的腌臜無所遁形,他慌忙別過臉去,耳后騰起一片紅霞,連帶著整個脖頸都燒成了醬色。
喉結(jié)劇烈地滾動了一下,他的聲音又干又澀,“將、將軍陳將軍,讓你去他帳中一趟…”“哦?將軍找我?”蘇漁心下飛快盤算著朱祉叡找自己的原因,是有關(guān)那陣法,還是和祝無咎的dubo嘴里隨口應(yīng)道,“知道了,這就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