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是能搶,他們早就上手把銀子搶了。
趙岐沒把銀子交給他們,而是說,“先去村長家寫斷親書。”
大夏朝禁止人口買賣。
但是上有法令,下有對策。
孫家人和趙家人一同前去村長家,在村長的見證下,寫了斷親書。
村長當(dāng)著他們的面拿出章印蓋下。
寫完斷親書,趙岐讓村長再寫份婚書,名字就落他和孫海的名兒。
趙硯正了神色,“老二,不必如此?!?/p>
他想的頂多是花五兩銀子救下孫海一命,再給他尋個(gè)好去處。
正好孫海的年紀(jì)也夠說親的歲數(shù)了,找個(gè)好人家是不難的。
趙岐看了看自家大哥,不解的說,“我花了銀子。”
他不能白花銀子。
村長捋了捋胡須,看著趙岐和孫海。
一看還真看出來了夫婦的面相,就說,“歧小子和海哥兒也是配的?!?/p>
既然是趙岐愿意,趙硯不再多說。
村長給他們寫了婚書。
趙岐落了名字,把筆給孫海。
孫海也果斷的拿了筆,落了名字。
趙岐看了他一下,說,“你可要想好?!?/p>
孫海不傻,沒有這五兩銀子,自己還得給張行做小。
比起給張行做小,嫁給趙岐似乎是個(gè)不錯(cuò)的選擇,他怎么會(huì)不愿意。
婚書寫成,趙岐把銀子給孫海的爹娘,孫海的爹娘拿著銀子樂呵呵的走了。
趙硯謝過村長,拎著一家子回家。
路上,趙硯問趙岐,為什么這么沖動(dòng)。
趙岐說,“不是沖動(dòng)?!?/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