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州亂平,不過三月,陸云卻未曾離城半步。
亂民伏誅、兵權(quán)歸統(tǒng)之后,他即刻調(diào)軍清算兩城。
棉州、培州尸骨遍地,三日火葬,七日收斂,所余冤魂盡封入官籍,入祠、入廟、刻名入碑。
益州城墻被焚數(shù)十丈,陸云調(diào)集工匠、役軍,重修女墻,連夜筑堞,三旬之內(nèi),高墻再立、箭樓再起,兵備重整,軍紀森嚴。
同時,調(diào)兵五千,分作九組,入市、入坊、入衙署,一路緝私抄家、誅殺貪官污吏八十七人,其中七人為東王舊部,尸首懸于州府正前,曝曬三日。
州中所有官田、豪宅、倉庫一一封查,按人分糧,按籍還地,賑濟孤寡,安撫流民,凡守戶百姓,皆可按地丈量登記,自此益州城再無“田權(quán)官先,民役其后”之亂象。
陸云自州府設(shè)“問民日”,每旬一日聽百姓陳情,當(dāng)堂打板問案,枷鎖中人三日之內(nèi)得結(jié)。
民心所歸,士族震服。
而與此同時,東王暗線逐一清剿。
趙清音所供名冊由錦衣衛(wèi)暗中核實,凡牽扯者不論官職大小、身在何署,一律封門查抄,寧錯不放。
三月內(nèi),東王于益州所布十八處暗樁,悉數(shù)拔除;走私糧線盡斷,金銀文書盡收,所有暗令盡毀。
至此,益州軍民重歸正統(tǒng),百業(yè)初復(fù),街市再開。
每逢日午,坊間小兒傳唱:
“益州新主,不問出身,只問人心。
夜已深,益州州府外燈火未熄。
陸云站在高臺上,披風(fēng)獵獵,眸子冷如寒星。
身后腳步聲起。
穆青快步走上前,披甲跪地,聲音低沉:
“元帥,三萬將士等著您一聲令下,愿隨您入京。”
陸云沒有回頭,只淡淡開口:
“留在益州?!?/p>
“這仗雖然打完了,可城還沒穩(wěn),民心也還沒穩(wěn)?!?/p>
他淡淡的繼續(xù)說道:
“朝廷要我收拾爛攤子,不是帶人回去擺陣仗的。”
穆青一怔,咬牙點頭:“……末將明白?!?/p>
片刻,又有內(nèi)使悄步上前,低聲稟道:
“宮中密信到了,就在案上?!?/p>
陸云輕輕點頭,轉(zhuǎn)身入堂。
燈下,燭火未動,那一封朱紅密令靜靜鋪在書案上,封面金字龍紋,熟悉而又威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