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州,這也叫民國
人家說望山跑死馬,從山上看見的城鎮(zhèn),真要走過去,也比預估中的路長得多。
老家海陵那邊基本是平原,全市范圍內只有一座孤山,海拔才五十多米。
楚天舒到了這里,算頭一回真正體會到走山路的感覺。
本來練拳的時候,他腸胃好像就受了刺激,很是饑餓,這一路走過來,肚子里時不時就咕嚕幾聲。
一進了鎮(zhèn)子,各種食物的香氣都混著往鼻子里鉆。
看周圍那些人的裝束,有點像是民國,大多人穿著打補丁的衣褲,頭發(fā)半長不長的。
套著驢的大板車停在路邊,趕車的漢子擼開袖子,一個大燒餅,吃得滿臉高興,身邊還放著一個葫蘆。
路邊的小販們在叫賣,有賣無花果的,有賣蜂蛹的,有賣飴糖的。
還有支起一口鐵鍋,用熱沙現炒的花生瓜子,香氣最濃。
酒樓
益州,這也叫民國
各地勢力名義上臣服大總統(tǒng),實則仍有自主之心,不容小覷。
比如,孫老太爺死后,他夫人和他兩個兒子接掌了他的班底,如今盤踞東南,君子之澤未斬,有著很大潛力。
巴蜀一帶有位劉都督,在前朝重臣中,曾名列八駿之一,深受器重,根深蒂固,實力不差。
益州的大漢軍政府,早先也有占地為王的氣象。
但益州前任大都督是位儒將,原本躬耕于彩云之南,后雖學貫東西,飽讀武略,仍念生民之艱辛,推翻前朝已是不易,耕戰(zhàn)練兵還需時日,不愿輕啟戰(zhàn)端。
因此他受了大總統(tǒng)新封的官職,卸任大都督,前往京城。
都督之位交迭后,軍府內暗流涌動,如今益州的聲勢,就不如以前那樣穩(wěn)固。
地方上曾經被剿滅的一些山賊流寇,又有了死灰復燃的跡象。
稍微繁華些的城鎮(zhèn),都要有自己的民兵隊,操練不休,巡邏不停。
這還不夠穩(wěn)妥,不少大戶人家都會割肉般的花錢,從拳館、鏢局之類的地方,雇傭大批壯年護院。
楚天舒現在所處之地,就是這樣一個典型的,益州境內,繁華小鎮(zhèn)。
“我去,袁曹孫劉是吧,我老家的民國,好像確實有袁孫劉來著,但有沒有姓曹的……”
楚天舒回憶了一下腦海里那些歷史知識,然后放棄了。
倒也不用想那么細。
反正看見這個袁大總統(tǒng)全名的時候,他就知道,這跟老家的歷史上不能算是同一個人,頂多可能有點平行世界之類的關系吧。
大局太高遠,他現在不用考慮那么多,考慮了也沒用。
當務之急還得是……搞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