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來到太上皇跟前,恭恭敬敬的行禮問安。
太上皇贊揚道:“做的不錯?!?/p>
太子絲毫不敢居功:“都是皇爺爺教得好?!?/p>
太上皇頷首,笑瞇瞇的看著太子。太子不由有些惴惴,悄然道:“皇爺爺,我們什么動手”
太子已經(jīng)看見了,對面的護(hù)軍營已經(jīng)全線后撤,正在加緊構(gòu)筑防線,布置御馬樁。若是等他們完全準(zhǔn)備好,要攻破就難了。
此番背刺寧康帝,作為這么多年深受寧康帝轄制的太子來說,還是很有心理壓力的。
要是不能趁早將寧康帝拉下馬,心里總是免不了憂慮。
太上皇卻幽幽道:“怎么,莫非你也這么迫不及待的想要對自己的父皇刀兵相向”
“孫兒不敢!”
太子唬了一跳,連忙跪地道:“皇爺爺明鑒,孫兒只是不想看到父皇越陷越深,想要盡早讓父皇迷途知返,絕無謀害父皇之意?!?/p>
“起來吧?!?/p>
太上皇道:“不要小瞧你的父皇?!?/p>
“此番他敢對朕動手,顯然是做了不少準(zhǔn)備。
除了山上這些人,誰知道他在山外面還留了多少暗手。
想要讓他迷途知返,可不是憑你手中這還沒徹底掌握的一兩萬多人馬可以做到的。
等著吧,朕已經(jīng)傳了十多道圣旨出去,最快的兵馬,應(yīng)該不出一日就可以到了?!?/p>
太上皇坐了五十年江山先不說,就說當(dāng)年他能登上帝位的時候,國朝立鼎未久,內(nèi)外憂患,他那時經(jīng)歷的腥風(fēng)血雨,可不是現(xiàn)在的太平天下可比的。
他自信,論帝王之術(shù)、政治手段,寧康帝拍馬也比不過他,此番不過是仗著有心算無心,才讓其一時占到上風(fēng)罷了。
不過他也知道,寧康帝既然敢動手,京城那邊其就不可能沒有動手腳。
還有城外的兩大營,此時也不知道是什么情況。
所以,太上皇雖然給京城和南北大營都嘗試去了圣旨,卻也沒有對這幾處抱太大的期望。
他的主要期望,還是在京畿之外。
西面的居庸關(guān),東北面的山海關(guān),甚至是越過這些關(guān)隘之后的地方……
退位這些年,雖然他逐漸將政權(quán)放手給寧康帝,但是對于軍權(quán),卻還是留著心眼的。
這一點,從七年過去,禁衛(wèi)軍六大舊營中,統(tǒng)領(lǐng)只有一個是寧康帝提拔上來,就可見一斑。
一般情況,寧康帝也不敢插手軍權(quán),因為他知道那會引來他的不滿和轄制。
只是太上皇還是沒有想到,寧康帝暗中居然已經(jīng)有了如此根基。
方才他親自出面并說破寧康帝的陰謀,就是想要給寧康帝帶去震懾力,令其不攻自破。
但是沒想到寧康帝對于護(hù)軍營和親軍營的掌控已經(jīng)到了這般地步,他的出場,幾乎未曾引起這兩大禁衛(wèi)軍營部的騷亂。
這也是他說出“不要小看你的父皇”這句話的原因之一。
太上皇的威嚴(yán)是長期以來積壓在所有人心里的,因此太子對于太上皇的安排也沒有絲毫異議,老老實實的按照太上皇的吩咐,將寧康帝的行宮包圍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