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本來就只是部落聯(lián)盟,人心根本不齊。
之前一直在遼東得利,他們當然能夠齊心協(xié)力。
但是如今他們聯(lián)盟主力折損在大將軍手中,尤其是這一戰(zhàn),其主力損失一半。
如此大的傷亡之后,他們內部只怕也要分裂了。
若我是建奴的最高首領,此時此刻,我要想的絕對不是如何戰(zhàn)勝魏軍,而是該如何延續(xù)文明的火種。
眼下建奴四大部落首領城寨皆已被我方告破,建奴本就不多的人口損失慘重。
沒有個二三十年的休養(yǎng)生息,是絕對恢復不過來的。
若是繼續(xù)與我軍作戰(zhàn),不論勝敗,本就受損嚴重的建奴主力勢必雪上加霜。
到時候不用我大魏動手,不論是南邊的朝鮮,還是更東邊的海西女真等,都可以輕易將他們吞并乃至覆滅。
那樣,整個建州女真就有滅族之危。
所以,他們?yōu)榻裰?,要么是尋我方求和,要么就是趁著尚有余力之時,帶領族人全體撤出建州,往東、往北尋找新的棲息之地?!?/p>
蘇克光一頓分析,有理有據(jù),讓眾人暗暗點頭。
程先甚至道:“好不容易殺了個過癮,要是他們就這樣跑了,就太沒意思了?!?/p>
程先的話,令好些人暗翻白眼。
覺得程先就是站在賈璉的樹蔭之下,站著說話不腰疼。
建奴為禍遼東已久,可不是什么軟柿子。
看看之前的水溶和霍昭,再看看蔣濟。
蔣濟親率一千五百整裝兵馬去偷襲四大部落最小的一個,差點全軍覆滅。
即便被馮紫英所救,他手里還活下來的,還不知道足不足五百之數(shù)。
此戰(zhàn),也就是賈璉利用建奴不知大魏新式戰(zhàn)船和艦炮的厲害,打了建奴一個措手不及。
否則勝敗還真不一定。
所以,大多數(shù)將領都覺得,既然已經(jīng)把建奴打疼打殘了,能夠就此止戰(zhàn),就是很好的。
若是能夠將建奴再攆遠一點,將建州重新收歸朝廷的統(tǒng)轄,那自然更好。
至于和建奴拼命,真犯不著。
一換一都覺得虧,更何況,在陸戰(zhàn)上,還真不一定能一換一。
賈璉雖然也覺得建奴若是就這樣跑了差了點意思。
畢竟他一開始的方略,可是他在建州攪個翻天覆地,讓建奴自顧不暇。
然后配合遼東的兵力,一舉將建奴打殘。
沒想到如今遼東的兵力還沒看見半毛,他就已經(jīng)把建奴打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