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嘆拜年的任務很簡單,到大年初三,他走訪親戚的任務就全部完成了,開始了吃吃喝喝在家混吃的日子。
他正好利用這難得的閑暇時間,好好構(gòu)思今年的影視計劃,過完年回到浦江,就要全面啟動新一年的工作。
譚錦兒這些日子過得很充實,她跟著姜老師學習美食、學習剪紙和刺繡。
剪紙和刺繡這兩門手藝都是精細活,需要靜下心,花時間慢慢琢磨的。
譚錦兒很有天賦,上手很快,進步很大,經(jīng)常得到姜老師的夸獎。
姜老師仿佛找到了一個得意門生,傾囊相授,非常耐心地教導她。
“姜老師你的剪紙和刺繡是從哪里學來的?”譚錦兒好奇地詢問。
姜老師沉默片刻,似乎在回想,陷入了短暫的回憶。
“是從一個老師那里學的?!?/p>
“老師?剪紙和刺繡有學校會教嗎?”
“是一位民間手藝人。”姜老師說道,“就像現(xiàn)在的我和你,以前我也是跟著那位老師學的。”
“那位老師一定是個很了不起的人?!?/p>
“她叫莫娣,在我們這里很有名,對了,縣城有她的藝術(shù)展館?!?/p>
從聊天中,譚錦兒得知,這位名叫莫娣的民間手藝人十幾年前就去世了,她的剪紙和刺繡在四川名氣不小,只不過因為是民間藝術(shù)和傳統(tǒng)文化,在流行文化盛行的當下,并沒有得到足夠的重視,所以在國外的知名度有限,僅限于一些特定的圈子里為人熟知。
在縣城的文化展館里,陳列了許多她的剪紙和刺繡作品,介紹了她的生平。
一旁的張嘆說道:“這個很有意思,我們可以去看一看,就怕過年期間展館不開門。”
姜老師說:“要等到初八才會開門,到時候你們可以去縣城看燈展,順便逛一逛那里,那里有很多精美的作品,非常值得一看。”
張嘆剛想說話,忽然手機傳來震動,有人發(fā)來了信息,一看是謝鷗發(fā)來的。
謝鷗是《我是詹二》的制片人,這幾天她每天都會第一時間發(fā)來電影的當天票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