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行殺上火神教的最大目的,就是沖著火神而去的,火神真身出現(xiàn),大戰(zhàn)一場,讓自己領略神明修煉之道的奧妙,但就算是最后火神教的元神境級的強者都死于自己的劍下,連教堂都被自己一劍劈開,其中的火神神像也被自己摧毀,天空隱隱有赤紅光芒流轉,似乎彌漫出一股神威,充滿了怒意的神威,但最終還是隱忍不發(fā)。
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導致火神不出現(xiàn),能夠如此忍氣吞聲,但不出現(xiàn)林霄也沒有法子,甚至不清楚火神真身究竟待在什么地方。
如此,只能算了,不過此行等于
摧毀了火神教,如同殺雞儆猴似的,也算是給帝國的那些教派們一個警告,叫他們知道,東方大地,不容侵犯,尤其是武安郡城,不容侵犯。
至于其他地方,事實上林霄也管不了,不過,自然會有人去管。
東方大地上,可不僅僅只有小神霄山一個霸主級勢力,也不僅僅只有林霄等這么些元神境強者,還有更多,雖然實力高低不一致,但各有其手段所在。
火神教覆滅,不是什么小事,對東方大地而言,火神教就等于是一個霸主級的勢力,一個霸主級的勢力被滅殺,可不是什么小事,一度引發(fā)極大的震動。
當?shù)弥獪绲艋鹕窠痰娜酥挥幸粋€,正是小神霄山的劍主林無命時,那種震撼更是無以復加。
……
這天下,有多個國家,最大的便是王朝、帝國和天蠻部,王朝有更迭交替,帝國有風云變幻,唯獨天蠻部自古以來不會有什么政權的更迭、交替。
天蠻部以蠻神為信仰,但這種信仰和帝國教派的神明那種信仰不一樣,前者是一種崇敬、精神寄托,后者則是要提供信仰之力的。
天蠻部以蠻王為首,代代傳承,并不會出現(xiàn)將蠻王傳給自己的后代之類的事情,而是去爭,以實力為主。
換言之,天蠻部的蠻王是強者上位,弱者么,自覺一些,乖乖的當陪襯,而天蠻部自古以來就是這般規(guī)矩,強者為尊的觀念深入骨髓深處深入靈魂深處,如此一來,就不存在什么陰謀之類的,想要上位,那簡單,展現(xiàn)肌肉,直接干翻對方。
王朝和帝國就不一樣了,為了爭權奪利,那是明爭暗斗,各種光明正大的手段和暗地里的齷蹉兼容并蓄,種種手段盡出,如果天蠻部的蠻子面對這樣的情況,直接傻眼,腦子宕機,被人賣了還會愉快的幫著數(shù)錢。
言歸正傳,古之時代,天蠻部有蠻神殿,王朝有神庭,而帝國則有眾神山,乃是當世最強大的勢力。
帝國的眾神山并沒有如神庭一般的分崩離析,卻也隨著天地的變遷而漸漸的隱匿消失,畢竟天地的上限降低了,無法承載神明的力量,只能沉睡,直到現(xiàn)在,神明才再次顯現(xiàn),傳播信仰。
眾神山,還沒有現(xiàn)世,因為還沒有到那個時候,但眾神山的神明卻已經(jīng)紛紛從沉睡當中蘇醒,并傳播信仰發(fā)展信徒。
“斯托斯,聽說你的教派被來自東方的惡魔滅了,真是讓人遺憾啊?!币簧砝坠忾W耀的雷神沖著渾身仿佛有火光彌漫的火神說道,口中說著遺憾,言語之中卻又帶著濃濃的揶揄。
同為眾神山的神明,但彼此卻又是競爭關系。
當然,在眾神山出現(xiàn)之前的神明之間是十分混亂的,互相征戰(zhàn),殺戮無數(shù),直到眾神山立,一切神明都入眾神山之下,才有了規(guī)矩。
教派可以爭、信徒可以爭,但神明之間不允許直接動手互相攻伐,總而言之一句話,在眾神山的規(guī)矩之下,神明之間就是不能動手啊,來逼逼吧。
聽到雷神的話,火神原本因為心情不好而離開火神殿出來散散心的心境直接被擊碎了,
被火光映照得有些火紅的臉似乎變黑了,還差一點捂住心口,感覺心臟像是被狠狠的扎了一刀,不僅如此,那一刀扎入心臟之后,還用力的旋轉了幾下,這種酸爽的滋味不足以用言語來形容。
“克洛斯,東方惡魔強大,你的雷神教也會有那么一天。”火神斯托斯無法反駁,只能如此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