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王!”
眾人一齊發(fā)出驚呼,哪怕他們也預感到高句麗結(jié)局已定,可高元如此直接,就說出要投降之言,卻讓他們有些慌亂。
瞥了群臣一眼,高元平靜的說道:
“弱肉強食,我高句麗不是大隋對手,他們決心已定,要將我高句麗覆滅,明知毫無勝算,卻非要拼個你死我活。
孤雖然不懼一死,可我高句麗的百姓,以及這些將士們又該如何?
倒不如歸降大隋,或許他們還能網(wǎng)開一面,給爾等留下一線生機。”
群臣默然,他們完全無法反駁,因為高元說的都沒錯。
他們已經(jīng)做了足夠多,為了守衛(wèi)高句麗拼盡全力,也堅持到最后一刻。
只可惜,他們?nèi)耘f無法扭轉(zhuǎn)戰(zhàn)局。
高句麗國力不如大隋,這就是他們的原罪。而且,當初高句麗還主動招惹過大隋,人家報仇雪恨,似乎也合情合理。
但實際上,這只是最無關緊要的原因。
哪怕高句麗沒有與大隋為敵,他們的結(jié)局也是一樣。因為高句麗威震遼東,影響了大隋的安穩(wěn),雙方就遲早有一場大戰(zhàn)。
想要改變這個結(jié)局,那就只有一個辦法,也就是高句麗的實力,能夠變得比大隋更強,自然沒有任何顧忌。
但這又是最不可能的事情。
話都說到這份上了,此事確實沒有挽回的余地。
高元沒有拖泥帶水,他直接派出一位大臣,去向大隋表明自己的態(tài)度。
都已經(jīng)想著投降,還拖拖拉拉,等到敵軍殺進城中,再想要投降就晚了。
——
楊廣正閉目休息,雖然他沒有親自上陣,但連日安排大軍攻城,他也有些疲憊。
這次進攻高句麗,確實讓楊廣焦頭爛額,費了許多心思。若非現(xiàn)在距離勝利只有一步之遙,楊廣必然更加苦惱。
忽然,前方傳來士卒匆忙,讓楊廣的思緒回歸于現(xiàn)實:
“啟稟陛下,高句麗要投降了!”
聽得此言,楊廣瞇著眼睛往平壤城看去。
先前一直緊閉的平壤城門,在今日終于是緩緩打開,一名高句麗大臣忐忑不安帶著高元的旨意,緩緩向隋軍靠近。
看到這一幕,楊廣頓時眼前一亮,他方才也只是抱著試一試的心態(tài),沒想到高句麗竟然真的愿意投降。
不管用什么方式,只要拿下平壤城,徹底覆滅高句麗,楊廣便是如愿以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