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知道,他們之所以選擇與宇文化及合作,不就是迫于宇文成都的壓力嗎?
楊林亦在戰(zhàn)場之上,他策馬追擊著敵軍,水火囚龍棒奮力揮舞著。
但明眼人都能看出,楊林的氣息稍有不穩(wěn),這才沖殺一陣,就顯露出疲憊之態(tài),無疑說明他的體力大不如前。
看著狼狽潰逃敵軍,楊林策馬駐足,他神色稍緩,松了口氣。
雖然敵軍大敗,正是乘勝追擊的好機會,但堅守了一個月時間,城中大軍亦是精疲力盡,狀態(tài)極差。
這時候再追擊,顯然不是明智之舉。
不管怎么樣,這場戰(zhàn)斗是他們贏了,而且贏得干脆利落,沒有半點拖泥帶水。
隨著馬展趕到,整個局勢都發(fā)生翻天覆地的變化。楊林心中慶幸不已,慶幸他收了這個義子,并且對馬展委以重任。
如果沒有馬展的話,現(xiàn)在的大隋會是什么處境,楊林根本不敢想象,恐怕那時候的大隋,當(dāng)真分崩離析,再無崛起可能了。
正當(dāng)楊林思索之際,他目光稍作偏移,忽然看見了那道他許久未見,卻又時常想念的身影,正是馬展到了。
馬展一路沖殺,但敵軍四散而逃,他一人也無法追擊,他便是調(diào)轉(zhuǎn)方向歸來,恰好與楊林在此相遇。
看向前方身影,馬展眼中浮現(xiàn)一抹異色,明明也就幾個月時間而已,可楊林鬢邊卻平添許多白發(fā),一下蒼老了許多。
曾經(jīng)的楊林,雖然年過花甲卻仍舊是馳騁疆場的一代猛將,可現(xiàn)在已經(jīng)逐漸顯得老態(tài)龍鐘了。
雖然這是情理之中的事情,但看到這一幕,馬展仍舊為之心生唏噓。
短暫沉默之后,馬展立刻下馬拱手道:
“兒臣見過父王!”
對于馬展來說,或許楊林這些年對他的扶持有自己的算盤,但楊林對他的好卻是真的,自然不容忽視。
聽得此言,楊林稍微平靜了一下心情,他也是跟著下馬,走上前拍了拍馬展的肩膀,朗聲笑道:
“展兒不必多禮,幸好你及時趕到,否則本王當(dāng)真要死在棗陽城內(nèi)了。
這些天本王都在想,你什么時候能趕到,若是你來晚了又當(dāng)如何?
但本王從來沒有懷疑過,只要有你在,這些反賊不值一提,大隋也不會就此覆滅,這天下必然重歸太平!”
楊林的語氣鏗鏘有力,他沒有遮遮掩掩,反倒是十分坦然的將心中想法說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