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臣啞口無言。
其實,他們知道這是最明智的選擇,卻又不知該如何答復(fù)。
沒有人想死,哪怕是卑躬屈膝的活著。
高建武卻沒有理會眾人,他直接起身來,朝著城樓之下走去。
他此刻的表現(xiàn),倒是頗為坦然。
無非一死而已。
只要想清楚了,其實也沒有那么難以接受。
——
馬展統(tǒng)領(lǐng)大軍,在平壤城外等待。
原本緊閉的城門,被緩緩打開,高建武帶領(lǐng)著群臣,從城門中走出。
這樣的景象似乎有些眼熟,上次和楊廣平定高句麗,似乎也是這樣的結(jié)局。
滅國容易,但要征服人心卻沒有這么簡單。
不過,經(jīng)歷第二次覆滅,恐怕大部分人的僥幸之心都將不復(fù)存在。
他們將會明白一個道理,大隋的強大,不是他們能夠抗衡的。老老實實接受自己的命運,是他們唯一的選擇。
高建武來到馬展面前,語氣忐忑道:
“罪臣高建武,見過鎮(zhèn)國王?!?/p>
馬展看著他,冷聲道:
“當(dāng)初我大隋并未將爾等斬盡殺絕,也是想要留有余地,可你們卻這般不知好歹,膽敢起兵作亂,未免太狂妄自大了?!?/p>
高建武能夠感受到馬展的態(tài)度,此番馬展再來高句麗,肯定不會手下留情。
這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哪怕是高建武自己,處于同樣的情況下,他也不會手下留情。
畢竟,他是高句麗之主,代表的是高句麗的利益。
而馬展則是代表了大隋。
如今高句麗降而復(fù)叛,想要穩(wěn)定局面,那就必須殺雞儆猴,才能以儆效尤。
否則一味懷柔,只會令人心存僥幸。
高建武深吸一口氣,說道:
“罪臣愿承擔(dān)一切罪責(zé),只請大王放過我高句麗百姓,他們也是迫不得已?!?/p>
馬展點點頭,他沒有拒絕,而后答道:
“本王此番只誅首惡,至于尋常百姓,他們本就隨波逐流,本王自不會大開殺戒?!?/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