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王此番只誅首惡,至于尋常百姓,他們本就隨波逐流,本王自不會大開殺戒。”
得到馬展肯定答復,高建武如釋重負,他連忙拱手道:
“罪臣任憑大王處置?!?/p>
馬展頷首道:
“你想死也沒這么簡單,接下來就好好交代,爾等是如何作亂,背后有誰推波助瀾,又是怎么聯(lián)系上倭國的吧……”
——
高句麗王宮。
隋軍已經(jīng)接管了平壤城。
畢竟這也不是第一次了,城中百姓并沒有太多抵觸。
高建武的投降,讓無數(shù)人都意識到,高句麗徹底不復存在了。
從今往后,哪怕再有人打著興復高句麗的名義,也不會有多少人響應。
無數(shù)人都會銘記這一天。
而此刻,馬展并未太過關注其他的事情,他已經(jīng)派人維持秩序,接下來就是盡快讓整個遼東之地安穩(wěn)下來。
馬展坐在首位之上,他聽著前方王伯當拱手道:
“啟稟王爺,高建武已經(jīng)都交代了,在我大隋大亂之際,他曾經(jīng)派人聯(lián)系各方勢力,想要獲得他們的支持復國。
原本高句麗已經(jīng)準備妥當,但因為我大隋已經(jīng)穩(wěn)定下來,原本說好的各方,也是改變了想法。
后面,高建武聯(lián)系上我大隋的太原王氏,也正是在他們的轉(zhuǎn)圜下,才獲得了倭國的支持。
甚至于,遼東都護之所以戰(zhàn)敗,也是因為高建武提前得到消息,方才獲勝……”
王伯當認真講述著方才得知的情報。
“太原王氏?”
馬展語氣平靜,并沒有顯得太意外,因為這一切早在他預料之中。
高句麗叛亂的時機太不尋常,要說和世家沒有關系,那才不合情理。
不過,雖然高建武只提到了太原王氏,可馬展卻覺得,參與到此事中的,恐怕不止這一個大族。
如果真的只有太原王氏,他們也沒有這樣的膽子肆意妄為。
想到此處,馬展忽然笑道:
“將消息先送回大隋,讓父王早做準備,等我等辦事便可動手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