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番科舉,主要分為兩個部分。
其一是詩書典籍,以及關(guān)系到天下局勢的策論題。
至于其二,便是馬展所設(shè)計,有參考答案的實際應(yīng)用題。
此刻能夠出現(xiàn)在這名單上的,自然不是等閑之輩。哪怕馬展在題中設(shè)置了一些陷阱,他們的回答也頗為完美。
對這個結(jié)果,馬展并不覺得意外。
這是情理中的事情。
大隋疆域遼闊,人口眾多,人才自然不在少數(shù)。
只是先前朝廷并未推行科舉,這些人沒有獲得展現(xiàn)自己的機會,所以不曾顯露。
楊林看向這些人的策論。
這里并沒有一個明確范圍,便是對大隋如今的情況,針砭時弊,提出問題并且解決問題。
不得不說,這些閱卷官確實是費了心思,他們所挑選出的名單,表現(xiàn)確實不俗,看得楊林不斷點頭。
看了一遍下來,楊林臉上的笑容已經(jīng)是止不住了,他頷首說道:
“若是不推行科舉,本王真是不知道我大隋竟有這么多良才,相信這些人,定然會成為我大隋的中流砥柱?!?/p>
也就是這時,楊林又對馬展道:
“展兒,你方才所提到的房玄齡和杜如晦二人,他們的視角確實是別具一格,足見他們不是等閑之輩。
并且,二人策論并非高談闊論,而是基于實際,能夠腳踏實地,是可用之才。”
馬展自然明白楊林的意思,他也沒有否認,便是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