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低谷不是問題,他們在為這些廠子站臺的時候,就料到這群外國佬不會善罷甘休,但,那又如何?
他們能一輩子不來跟華夏合作嗎?
華夏可是地大物博的國家,他們不合作,去找其他地方的人合作,只會成本變得更高!
質量還不會有華夏的好!
事實上,外國佬確實是在權衡利弊,第三天的上午已經(jīng)過去,有些廠子已經(jīng)坐不住,開始相互埋怨。
聲稱不該這樣。
就在他們吵鬧的時候,王樹梅開口:“沒看領導們都沒有說什么嗎?他們比我們還清楚這樣做的結果,要真是會影響國家,影響廠子,領導們會讓我們這樣做嗎?”
根本就不會!
“那領導們叫謝長寧過去是做什么?”
“當然是去跟外國佬吵架!”
王樹梅是這樣覺得的,沈家慈也一樣。
時間在大家的忐忑中,一點一滴過去,就在大家以為今天就要這樣收攤的時候,門外傳來響動。
不多時,一個外國佬就這樣出現(xiàn)在展會中心,而后直奔他的目標攤位,價格也不講,直接跟廠子訂貨。
這個外國佬的出現(xiàn),讓大家看到了轉機,同時也認清一件事——
只要他們硬氣,外國佬就不會欺負他們,不會讓他們虧錢!
一想到這里,他們就痛心疾首。
他們,錯過好多真金白銀!
一個外國佬只是開始,后續(xù)大家都開始直奔展會的會場,去跟自己需要的廠子訂貨,很快,不少廠子就將自己的年產(chǎn)量給訂了出去。
外國佬們在訂貨的時候,自然也不忘記跟謝長寧的攤位訂貨。
但是謝長寧的兩個廠子,是小廠子,擴建來不及,只能訂出超出產(chǎn)量不多的訂單。
這些訂單,謝長寧就打算分給兄弟廠們一些,給她們做半成品。
到時候,她們能節(jié)省一些時間、
沒有訂到謝長寧廠子貨的外國佬們,紛紛捶胸頓足,后悔不該聽別人的話!
求打賞,月票,推薦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