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斯桐瞪大了眼睛,像是發(fā)現(xiàn)了新大陸:“哇!銘哥,沒看出來啊,您還有這愛好?愛吃棒棒糖?”他想象著陳秋銘這樣沉穩(wěn)的老師含著棒棒糖的樣子,覺得有些違和又有點好笑。
陳秋銘把棒棒糖放回去,解釋道:“想什么呢!我這是拿來哄小孩子的。”他說的“小孩子”,自然是指班里那些偶爾會鬧點小情緒、需要安撫的學生。這在他,似乎已成為一種習慣。
“走吧,到午飯點了。”陳秋銘看了眼手表,將棒棒糖盒子塞進抽屜。
陳秋銘和翁斯桐并肩走在通往西區(qū)食堂的林蔭道上。初夏的陽光透過梧桐樹葉灑下斑駁的光點,微風拂過,帶來青草的氣息。學生們成群,嬉笑著從他們身邊走過,充滿了青春的活力。
“猜猜今天教工食堂有什么菜?”陳秋銘隨意地挑起話題。
翁斯桐想都沒想,脫口而出:“別的不好說,但肯定有魚?!?/p>
“哦?為什么這么肯定?難道食堂排菜還有規(guī)律?今天周幾來著?”陳秋銘?zhàn)堄信d致地問。
“你不用算了,”翁斯桐擺擺手,“咱們教工食堂,我觀察很久了,幾乎是天天都有魚,你沒發(fā)現(xiàn)嗎?不是紅燒刀魚就是清蒸青魚、香煎鱈魚,反正變著花樣來,但主角總是魚?!?/p>
陳秋銘仔細一回味,發(fā)現(xiàn)還真是這樣,不禁好奇:“這有什么講究嗎?”
翁斯桐壓低聲音,帶著點戲謔的口吻:“那還用說,肯定是學校某位大頭頭愛吃魚唄!食堂不得緊著領(lǐng)導的口味來?”
陳秋銘恍然,笑了起來:“有道理!這就叫‘上有所好,下必甚焉’。我想起以前在新州工作的時候,有一次參加省里組織的跨市巡檢,就因為那個巡檢組的負責人特別愛吃火鍋,結(jié)果那兩個多月,我們幾乎每周都要被安排吃兩三次火鍋,吃得我們啊,后來打嗝都是一股子羊肉茼蒿味,現(xiàn)在想起來都膩得慌?!?/p>
兩人說笑著走上食堂四樓。教工餐廳里人還不多,寬敞明亮,環(huán)境比學生食堂安靜雅致不少。長長的自助餐臺上,一個個不銹鋼菜盆還蓋著保溫蓋。
陳秋銘像個好奇的孩子,挨個掀開蓋子查看?!暗谝粋€,韭菜炒雞蛋……第二個,西藍花炒土豆片……第三個,宮保雞丁……”他一邊看一邊報菜名,然后回頭沖翁斯桐得意地笑:“小翁啊,你今天這規(guī)律怕是要失靈了,我看今天就沒魚?!?/p>
翁斯桐胸有成竹地搖搖頭:“肯定有,我敢打賭?!?/p>
“賭什么?”
“就賭今天中午這一塊錢的飯錢。要有魚,你替我刷卡;沒有,我替你刷!”翁斯桐信心滿滿。
“好??!”陳秋銘爽快應戰(zhàn),伸手掀開了最后一個菜盆的蓋子——里面是玉米、南瓜、土豆、豆角燉在一起的“大豐收”。
“哈哈!小翁,看來今天你得破費了!”陳秋銘笑著拍了拍翁斯桐的肩膀。
翁斯桐臉上有點掛不住,嘟囔著“奇怪”,但還是愿賭服輸?shù)刈叩剿⒖C前。就在他剛要刷卡的時候,一位食堂阿姨端著一大盤涼菜走了過來,“哐當”一聲放在餐臺末尾的空位上——正是一盤拌好的沙丁魚罐頭,上面撒著蔥花和香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