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人朝著手電筒的方向看去,不由得驚訝了一下。
一位四十來歲的村婦,打著手電筒,淚流滿面的走到了眾人的身前。
李詠春驚訝的看著來人。
看到她走路的時候,身體都站不穩(wěn)了。
整個人看起來都非常的憔悴。
于是立即走上前,扶住了她。
“銀鳳姨,你怎么來了?”
陳銀鳳,李詠春的一個遠(yuǎn)房親戚。
七八代之前,是親姐妹的關(guān)系。
但因為在農(nóng)村,大家都在互相幫助,哪怕隔了七八代,依舊像是一家人一般。
李詠春記得,自己傻掉的這些年,銀鳳姨就一直都在幫助自己家。
每年殺年豬的時候,她都會給李詠春提一塊二刀肉過來。
二刀肉可是好東西啊,價格比其他部位的肉,都要貴一些。
在李詠春爸媽健在的時候,兩家人的關(guān)系就非常好了。
經(jīng)常幫助對方的家里,干一些農(nóng)活。
比如插秧、打稻谷、掰玉米、殺年豬等。
和李詠春家一樣的是,銀鳳姨的命,和李詠春一樣不好。
幾年前,她的孩子就被人抱走了。
從那時開始,她就一直在外面找孩子。
只有過年的時候才會回來。
即使這樣了,還愿意一直幫助李詠春和李詠梅。
只是她的運氣不好,直到今年,都沒有找到女兒。
李詠春記得,小時候,一直把她女兒當(dāng)成了妹妹。
妹妹也經(jīng)常跟在自己的身后,跟著自己和李詠梅玩。
那時候,三個人經(jīng)常在一起過家家。
李詠春和李詠梅,因為年紀(jì)大一些,就說做妹妹的爸爸媽媽。
每一次,妹妹都是嘟著嘴,一副不情愿的樣子。
但最后,還是不得不配合李詠春,演好李詠春的女兒。
有一次,李詠梅不在,她就偷偷的來找李詠春。
說這次詠梅姐不在,她就可以做詠春哥哥的老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