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人來到了客棧,要了幾間房后,幾人也也跑去了洗漱。
而李莫邪則先帶著寧采臣和左千戶來到了監(jiān)獄大牢。
也多虧了左千戶這個身份,這些小嘍啰絲毫不敢阻攔,諸葛臥龍就這樣直接被左千戶給帶出來了。
諸葛臥龍是個大學士,有著通天緯地之才,只不過他太過高傲,平等的看不起所有佞臣,那些想要拉攏他的人也被罵跑了。
這樣做的后果就是,他雖然才學驚人,可是卻得罪了不少人
本著自己得不到也不能讓其他人把他拉攏的想法。
于是各種栽贓扣帽子,給他下獄了。
至于為什么不自己弄死他,原因也很簡單,看劇中傅月池他們看到諸葛臥龍的令牌后就直接納頭便拜的情景就可以看出了。
諸葛臥龍這個家伙可以說在這個世界就是一個頂流,是所有讀書人的偶像。
把他弄死了,那么可能會掀起一場讀書人發(fā)起的暴亂。
畢竟傻子都知道諸葛臥龍是被栽贓的,如果只是單純的把他下獄,那么作為某些官場的潛規(guī)則,大家多心照不宣,不會有什么異常。
可是如果真的把人弄死了,那么就是在打破這個潛規(guī)則。
諸葛臥龍這樣的大才都被弄死了,那么他們這些讀書人,還讀個屁的書。
他們讀書可就是為了求取功名,能在官場上混個官身。
可是如果把人弄死了,那么所有讀書人都會人心惶惶,對朝廷徹底失望。
從何發(fā)起兵變。
要知道,自古以來,莽夫起義,那么朝廷都不帶怕的,直接派兵鎮(zhèn)壓就可以了。
可是讀書人起義,如果還是一群人發(fā)起的起義,那么后果就很嚴重了
這個是時代讀書人背后或多或少都有著點家底,一群讀書人聯(lián)合起來,他們背后的家族在聯(lián)合起來。
那么這一股力量足以撼動朝廷。
而且讀書人能說會道,他們可以直接仗著大義,造反還要搞臭你的名聲。
哪有搞出來的動靜就不是派兵就可以搞定了,甚至于那些士兵被逼的直接反水了都有可能,
這也是為什么朝廷要搞出科舉。
讓那些讀書人一心都撲在科舉這條路上,沒有心思想其他的。
而且還給那些讀書人提供了一個晉升的平臺。
這樣又能限制那些讀書人,又能為朝廷選拔人才,簡直就是雙贏。
所以也正是這種種原因,讓他們不敢對諸葛臥龍怎么樣,所有諸葛臥龍也是這么有恃無恐的放跑了寧采臣。
因為他也知道,那群人不敢對他怎么樣。
不過這次諸葛臥龍被左千戶帶出來的時候,他還是有些懵逼的。
他搞不清現(xiàn)在是怎么一個狀況,他可不相信那群人真的愿意放了自己。
他們巴不得把自己關到老死,可是眼前這個人一言不發(fā)直接拉著自己就走,讓他還是有些奇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