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視幾秒,許諾爾肯定了自己的結論。沒錯,他很生氣。
這是她沒想到的,這種事居然會讓這個人有情緒?
她對他的印象是理性,客觀,嚴謹,永遠冷靜。
這也是許諾爾選擇他成為自己盟友的原因。
第一次聽到shawn這個名字,許諾爾還在美國讀書。某次跟著哥哥去參加聚會,她看見一個英俊而高挑的東方人在和別人說話,是親切的華人面孔,遠遠看去,他端著香檳杯,笑得心不在焉。
許諾宜當時在她耳邊說,那個人就是shawn,做風投很有名,以后我們或許還要打交道。
在當時曼哈頓的華人圈里,shawn確實是個有名的人物。真的見到本人時,許諾爾只覺得他氣質有些淡,目光里缺少野心,很不像那個圈子里的人。
第二次在紐約見面,他變成了自己的相親對象。
當時她哥哥許諾宜的公司想要爭取謝家的融資。和家里人聊過后,她表示可以讓出自己的婚姻自主權,前提是別管她的私生活,哥哥同意了。
和謝啟見過面她才知道,shawn原來就是謝家那位神秘的大公子。
她很滿意自己的這位未婚夫。
他們達成共識,約定期限后開始成為盟友,在彼此需要的時候配合對方演戲。
他們的婚約本質上就是一場交易。偶爾許諾爾還會覺得,如果真的和他結婚也挺好,省事。
源于骨子里的某些偏見,她對很多男人都是厭惡的,但謝啟區(qū)別于她認識的大多數男人,難得有個男人她看著不煩還能成為朋友,如果以后真的結婚了,各過各的也能舒心些,在他們那個圈子里,這并不是什么稀奇的事情。
約定時間是三年,馬上到期,但她還想跟對方續(xù)約,一直合作下去。
這次被他父親謝鎮(zhèn)業(yè)三言兩語攛掇過來倒也不是為了別的,純粹是好奇,太好奇了。時不時就往南邊跑?還跑去那邊開餐廳?真稀奇。
在她眼里謝啟就是個性冷淡的工作狂,天主教徒不贊成婚前性行為,他信教,一直遵從著那個戒律,反正許諾爾從沒見過他和誰有什么花頭。謝總的生活跟他吃飯的口味一樣,十分清淡。
活得這么淡的一個人,什么能讓他不辭辛苦隔三差五就跑來這邊?
一通分析后,許諾爾感覺自己應該是發(fā)現了什么很不得了的事。
她賤兮兮地問:“你到底在生什么氣?氣我還是氣你爸?”
沒見過,真好玩。
對方不耐煩地閉上了眼。
許諾爾又坐近一些:“多重要的事兒值得謝總親自生氣?”
李均意閉著眼要求她:“請你現在把她的聯系方式刪掉,不要去騷擾她?!?/p>
她裝傻:“???我沒加她。”
“刪了,別逼我動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