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式:霞光萬丈·劍理
"劍分萬道,霞散千光,璀璨奪目,遍擊八方。"
此招為群攻之術(shù),需將劍胎靈識分化萬千,引紫霞之氣隨靈識擴(kuò)散,使劍身分化出無數(shù)道劍光,每道劍光都有獨立的攻擊軌跡,如漫天霞光灑向大地,覆蓋方圓百丈。劍光雖細(xì)如發(fā)絲,卻鋒利無比,可同時擊中數(shù)十乃至上百個目標(biāo)。
分化劍光的數(shù)量取決于劍胎靈識的強弱。初練者可分?jǐn)?shù)十道,大成者可分上萬道,劍光密集如網(wǎng),無死角可逃。此招消耗極大,每出一劍需耗損三成霞?xì)?,故非危急時刻不可輕用。曾有魔教十萬大軍圍攻蜀山,當(dāng)時的掌門使出此招,萬丈霞光過處,魔教兵器盡斷,盔甲碎裂,大軍不戰(zhàn)自潰。
第七式:霞?xì)w滄?!?/p>
"劍勢收斂,霞?xì)鈨?nèi)吸,如江歸海,聚而不散。"
此招為"蓄勢反擊"之術(shù),看似防守,實則在積蓄力量。揮劍時,需將外放的所有霞?xì)?、劍光盡數(shù)收回劍身,使劍身看似黯淡無光,如蒙塵古鐵,實則內(nèi)部霞?xì)馊缃颖加肯虼蠛#鄢梢稽c,密度達(dá)到極致。
反擊時機(jī)在"敵舊力已盡,新力未生"之時。當(dāng)敵人攻來的招式力竭之際,猛然釋放凝聚的霞?xì)?,可形成百倍于尋常的沖擊力,如滄海潰堤,勢不可擋。此招的關(guān)鍵在"藏",需做到敵人看不出絲毫蓄力之兆,曾有高手過招時,以此招示弱,誘敵深入,再驟然反擊,一劍便震碎對手經(jīng)脈。
第八式:紫霞焚天·劍理
"劍引天火,霞化烈焰,熊熊燃燒,焚盡萬物。"
此招引的是"九天紫火",非人間凡火,需以劍胎靈識溝通九天之上的紫霞本源,召天火附于劍身。火焰呈深紫色,溫度極高,可焚金熔石,更能凈化一切邪祟、陰氣、詛咒,對魔道修士有克制之效。
火威隨修為遞增。初時火焰僅能覆蓋劍身,焚傷近敵;練至深處,火焰可離體十丈,形成火海,燒盡一片山林;大成時,一劍揮出,天火如流星雨墜地,焚盡千里之內(nèi)的魔氣。此招不可用于凡人聚居之地,否則會殃及無辜,蜀山有訓(xùn):"紫火焚邪,不焚蒼生。"
第九式:劍破云霞·劍理
"一劍破萬法,鋒芒穿霞層,直指本源,無堅不摧。"
此招為"破法之劍",摒棄一切花哨變化,將所有力量、劍意、霞?xì)饽塾趧庖稽c,以最純粹的"破"之意念刺出。劍尖會形成一道細(xì)如游絲的紫霞鋒芒,可穿透任何防御、法術(shù)、陣法,直擊敵人的靈力核心或肉身本源。
破法的關(guān)鍵在"識本源"。需以劍識洞察敵人招式的核心弱點,如法術(shù)的符文節(jié)點、陣法的陣眼、護(hù)體氣罩的能量源頭,再以鋒芒直擊。曾有蜀山弟子以此招破開魔道的"萬魔噬魂陣",此陣本可吞噬一切靈力,卻被劍破云霞的鋒芒直指陣眼,瞬間潰散,可見其破法之威。
第十式:紫霞?xì)w一·劍理
"萬劍歸宗,霞?xì)夂弦?,返璞歸真,一劍定乾坤。"
此招為《紫霞劍心訣》的終極大招,需劍心紫府全開,引府內(nèi)九萬九千九百九十九柄劍影與天地間的紫霞之氣融合,凝聚成一柄通天徹地的紫霞圣劍。圣劍無柄無鋒,通體由純粹的紫霞道韻構(gòu)成,揮出時,天地間的一切聲音、光影、能量都會靜止,唯余這一道紫霞劃過虛空。
此劍可定乾坤、斷陰陽、改因果。曾有上古時期,域外邪魔破開天地結(jié)界,欲吞噬人間,當(dāng)時的蜀山祖師使出此招,紫霞圣劍一劃,便將邪魔連同其帶來的混沌之氣盡數(shù)斬斷,結(jié)界自行修復(fù),天地重歸清明。此招威力無窮,卻也耗損巨大,每用一次,修煉者需沉睡百年方能恢復(fù)紫府元氣,故非天地傾覆之時,不可輕用。
末章:劍心誡言
《紫霞劍心訣》流傳萬載,蜀山歷代祖師留下誡言,刻于望霞臺石壁之上,字字泣血:
"紫霞可恃,不可縱;劍招可強,不可驕。心不正,則下氣為魔;意不堅,則劍胎為禍。"
修煉此訣者,當(dāng)以守護(hù)為念,而非殺伐;當(dāng)以謙卑為懷,而非自負(fù)。曾有弟子練至霞耀九天境,恃強凌弱,屠戮一城,終致劍心黑化,紫霞反噬,化為一尊渾身冒紫煙的怪物,被蜀山長老聯(lián)手鎮(zhèn)壓于鎖妖塔最底層,永世不得超生——其警示,足以令后世弟子警醒。
望后世蜀山弟子,持紫霞劍,懷赤子心,以劍衛(wèi)道,以霞護(hù)生,使《紫霞劍心訣》之光輝,與蜀山同存,與天地同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