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劍膽琴心譜》之妙,不僅在劍式,更在琴曲。每章琴曲對應心法階段,需撫琴與練劍同步,方能收“以琴養(yǎng)劍,以劍證琴”之效。
第一章《識音引》
“初捻弦,如稚子學步,辨五音,識七弦。
音不成調,卻有真意;劍不成勢,卻有誠心。
一音一劍,如老友初見,生疏卻相惜?!?/p>
此曲為入門之曲,節(jié)奏舒緩,無復雜技法,旨在讓修士熟悉弦音與劍感的聯(lián)系。撫琴時需閉眼,憑指尖觸感辨弦,揮劍時需睜眼,看劍風是否與音波同步。待能彈完此曲而不錯撥一弦、不錯揮一劍,便算過了“識弦關”。
第二章《靜心吟》
“弦音低回如淺灘,劍勢沉凝如靜山。
心隨音落,如石入水,不起波瀾;
氣隨劍沉,如松立崖,不搖根基?!?/p>
此曲專為調心而作,音波平緩,如流水繞石,能安撫躁動心神。撫琴時需坐姿端正,氣息綿長,每彈一音,便深吸一口氣,讓真氣與音波同頻。揮劍時劍不離身三尺,劍勢如太極推手,意在護心而非攻敵。常彈此曲,可讓劍修在激戰(zhàn)中亦能保持三分冷靜。
第三章《合律操》
“宮商角徵羽,如五行相生;劈砍刺撩抹,如四季輪轉。
音起劍動,音落劍收,如鐘鼓相應,如日月相隨?!?/p>
此曲融合五音,節(jié)奏明快,對應劍式中的五種基礎動作。撫琴時需快速切換弦音,揮劍時需迅速變換劍勢,讓“音-劍”形成條件反射。高手彈此曲時,旁人只見劍影如織,不聞劍聲,唯聞琴音如潮,劍影與音波完美重合,如觀看一場無聲的劍舞。
第四章《化戾歌》
“弦音忽高忽低,如戾氣起伏;劍勢忽剛忽柔,如正邪相搏。
高者如驚雷破霾,斬執(zhí)念之根;
低者如春雨潤田,化戾氣之燥。”
此曲是化戾階段的核心琴曲,音波跌宕,時而尖銳如劍嘯,時而柔和如耳語,模擬戾氣從躁動到平復的過程。撫琴時需傾注“凈化”之意,讓尖銳音波如劍斬戾,柔和音波如泉滌穢。揮劍時則要“剛柔并濟”,剛時如劈柴,斷戾氣之鏈;柔時如拂塵,掃殘余之穢。
第五章《通神賦》
“天弦鳴,似有仙音下九霄;地弦應,如得地脈貫九幽。
劍隨天籟動,可斬鬼神;
琴合地脈動,能通萬物?!?/p>
此曲僅通神境修士可彈,需同時撥動天弦與地弦,引天地之氣入琴。音波宏大,如宇宙呼吸,能與山川共鳴,與星辰對話。撫琴時無需刻意用力,指尖輕觸,弦自鳴;揮劍時無需刻意瞄準,心之所向,劍自至。曾有修士彈此曲時,引來百鳥朝鳳,萬劍臣服,天地間仿佛只剩下琴音與劍吟。
第六章《破魔引》
“金弦急,如劍嘯震魔心;火弦烈,似烈焰焚妖魂。
音中有殺伐意,卻無暴戾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