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明道循行
“道常無名,樸雖小,天下莫能臣也。侯王若能守之,萬物將自賓。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將知止,知止可以不殆。譬道之在天下,猶川谷之于江海?!?/p>
道永遠是無名而質(zhì)樸的,它雖然很小不可見,天下沒有誰能使它服從自己。侯王如果能依照“道”的原則治理天下,百姓們將會自然地歸從于他。天地間陰陽之氣相合,就會降下甘露,人們不必指使它而會自然均勻。萬物興作,于是產(chǎn)生了各種名稱,名稱已經(jīng)制定了,就要有所制約,適可而止,知道適可而止,就可以避免危險。這就好像“道”對于天下的關(guān)系一樣,就如同川谷與江海的關(guān)系。
修煉者于此章,需深刻體悟道的無名質(zhì)樸以及適可而止的道理。在修煉時,要認識到道的力量雖無形卻無處不在,如同樸雖小卻天下莫能臣。以謙遜、敬畏之心對待道,在引導元氣運行過程中,感受道的微妙作用。
從下丹田引出元氣,想象元氣如同川谷中的細流,雖微小卻蘊含著無盡的生機與力量,沿著經(jīng)脈緩緩流淌。在元氣運行至各個穴位和經(jīng)脈時,如同川谷之水匯聚,不斷壯大自身力量。當元氣運行到一定程度,感受到身體達到一種飽滿、和諧的狀態(tài)時,要知止,如同知道萬物有名后需適可而止,避免過度修煉導致元氣失衡。
同時,在生活中,修煉者也應遵循道的規(guī)律,不過度追求功名利祿,不被世俗的欲望所迷惑。如同侯王守道,百姓自賓,修煉者堅守對道的領悟與遵循,身體的各種機能將自然協(xié)調(diào),達到一種平和、穩(wěn)定的狀態(tài),避免因過度追求而陷入危險與困境,讓自身的修煉如同川谷之水自然匯入江海般,自然而然地融入道的宏大體系之中。
第三十三篇:知人者智章
-
內(nèi)省修心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知足者富。強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壽?!?/p>
能了解他人的人聰明,能了解自己的人明智。能戰(zhàn)勝別人的人有力量,能戰(zhàn)勝自己的人剛強。知道滿足的人才是富有人。堅持力行、努力不懈的人就是有志氣的人。不離失本分的人就能長久不衰,身雖死而“道”仍存的,才算真正的長壽。
修煉者領悟此章,應將修煉重點放在內(nèi)省與自我提升上。在日常修煉中,不僅要關(guān)注元氣的運行與身體的變化,更要深入反思自己的內(nèi)心,了解自己的欲望、弱點與優(yōu)點,做到自知者明。
在面對修煉過程中的各種誘惑與困難時,要有戰(zhàn)勝自己的決心與勇氣,如同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例如,當遇到修煉瓶頸或產(chǎn)生懈怠情緒時,憑借堅定的意志克服困難,堅持修煉,這便是強行者有志的體現(xiàn)。
從經(jīng)脈運行角度,當修煉者內(nèi)省自身,發(fā)現(xiàn)內(nèi)心存在雜念或情緒波動時,引導元氣匯聚于膻中穴。膻中穴為人體氣海,也是情志匯聚之所。以平和的意念引導元氣在膻中穴周圍盤旋,化解內(nèi)心的負面情緒與雜念,使心境恢復平靜。同時,在生活中保持知足的心態(tài),不過分貪求修煉成果,讓內(nèi)心的滿足感如同知足者富,為修煉營造一個平和、穩(wěn)定的心理環(huán)境。通過這種內(nèi)省修心的修煉方式,修煉者不僅能提升自身的精神境界,還能使元氣在純凈的心境下運行得更加順暢,實現(xiàn)身心的雙重修煉,達到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壽的境界,讓生命在道的滋養(yǎng)下得到升華與延續(xù)。
第三十四篇:大道泛兮章
-
大道廣行
“大道泛兮,其可左右。萬物恃之以生而不辭,功成而不有。衣養(yǎng)萬物而不為主,常無欲,可名于?。蝗f物歸焉而不為主,可名為大。以其終不自為大,故能成其大。”
大道廣泛流行,左右上下無所不到。萬物依賴它生長而不推辭,完成了功業(yè),辦妥了事業(yè),而不占有名譽。它養(yǎng)育萬物而不自以為主,可以稱它為“小”;萬物歸附而不自以為主宰,可以稱它為“大”。正因為他始終不自以為偉大,所以才能成就它的偉大、完成它的偉大。
修煉者于此章,要在修煉和生活中體會大道的無私與包容。在修煉時,想象自身如同承載大道的容器,引導天地間的元氣如同大道般廣泛地融入體內(nèi)。從周身毛孔吸納天地靈氣,讓這些靈氣匯聚于下丹田,與自身元氣融合。
在元氣運行過程中,感受元氣如同大道生養(yǎng)萬物般,滋養(yǎng)著身體的每一個細胞、每一條經(jīng)脈,而不居功自傲。如同大道雖衣養(yǎng)萬物卻不為主,修煉者也應不執(zhí)著于元氣帶來的力量與變化,保持一顆平常心。
在生活中,以大道的無私與包容對待他人和萬物。積極幫助他人,如同大道生養(yǎng)萬物,不圖回報。當自身因修煉獲得進步與成就時,不自我膨脹,始終保持謙遜。通過這種將大道理念融入修煉與生活的方式,修煉者能更好地與道相契合,使自身的修煉如同大道般廣闊、深遠,不斷拓展自身的境界,成就偉大的修行之路,正如大道以其終不自為大,故能成其大。
第三十五篇:執(zhí)大象章
-
執(zhí)道引氣
“執(zhí)大象,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泰。樂與餌,過客止。道之出口,淡乎其無味,視之不足見,聽之不足聞,用之不足既?!?/p>
誰掌握了那偉大的“道”,普天下的人們便都來向他投靠,向往、投靠他而不互相妨害,于是大家就和平而安泰、寧靜。音樂和美好的食物,使過路的人都為之停步,用言語來表述大道,是平淡而無味兒的,看它,看也看不見,聽它,聽也聽不見,而它的作用,卻是無窮無盡的??!
修煉者領悟此章,要緊緊抓住道這個“大象”,將其作為修煉的核心指引。在修煉時,以道為引領,引導元氣的運行。想象道如同無形的引力,吸引著天地間的靈氣匯聚到自身。從下丹田出發(fā),引導元氣按照道的規(guī)律,在體內(nèi)有序地循環(huán)。
當元氣沿著經(jīng)脈運行時,感受其運行過程中的平和與順暢,如同往而不害,安平泰。在修煉過程中,不被外界的“樂與餌”所誘惑,如世間的功名利祿、物質(zhì)享受等,保持對道的專注。因為道雖看似平淡無味,視之不足見,聽之不足聞,但卻有著無窮的妙用,用之不足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