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他不知道是何人能把道袍做的那么華麗。
“既然你們是落難過來的,我也不為難你們?!?/p>
“看你們穿著也非尋常人家,要是累了就自己找個地方歇腳,我也是剛好路過這里,衣服弄臟了,這里清洗一下?!?/p>
聽到李莫邪的話,秦始皇也是看著眼前這個年輕的小伙。
他總感覺眼前這個小伙非常怪異。
他身上的服飾他也從未見過。
而且眼前之人給秦始皇有一種出塵的氣質(zhì),始皇帝懷疑眼前這個人應(yīng)該又是某個教派的。
只是不知道眼前之人是哪家的。
李斯這邊卻有了猜想,他看著李莫邪手中的桃木劍,有些好奇的詢問道:
“這位小哥,可是道家之人?
”
聽到李斯的詢問,李莫邪也是愣了一下,不過想了想也是點點頭說道:
“我確實是道家之人,只不過和你知道的道家也又不是同一個道家?!?/p>
李莫邪會這么說,也是因為道家起源于周商時期,那時候道家的還只是一個萌芽,后在春秋時期老子到函谷關(guān)時,受關(guān)令尹喜之請著《道德經(jīng)》。
在道德經(jīng)問世后,道家的思想才有了一個正式的框架。
后來人又在這個框架能走出了另外的學(xué)說。
也就是法家,如果說道家是講究凡事順應(yīng)天命的話。
那么法家就是以人道治國。
簡單講一個說你被殺了,那么就是你的命該如此。
一個就是你被殺了,我讓兇手給你陪命,
雖然有些夸張,但是兩家的思想?yún)s差不多這個意思,
后來經(jīng)過時代變遷,現(xiàn)在的道家屬于是把法家,陰陽家等都融合了。
然后創(chuàng)出了另一個版本的道家。
現(xiàn)在的道家思想依舊是順其自然,不過不同的是,以前的道家是讓你聽天由命,現(xiàn)在的道家是我命由我不由天。
以前可能是勸你放下,現(xiàn)在是叫你拿下。
道家在秦朝這個時期不是很吃香就是太理想主義了。
不過這個時期的道家也是存在另一個分支,道家又一派是學(xué)思想,一派是學(xué)煉丹高性命雙修的。
老秦比較現(xiàn)實,道家的思想對他沒用,對長生不老的興趣比較大。
所以他對待道家的態(tài)度就是,你跟我談長生,那咱們可以聊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