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說淳于越這些儒家的人對于始皇帝多么的忠誠也不見得。
他們忠誠的永遠只有他們自己的學派還有名聲。
淳于越提出分封制度,也是想要讓底下的人有了更多發(fā)展才能的機會。
始皇帝統(tǒng)一六國后,對于用人制度上就有些專橫。
這不利于他們儒家的發(fā)展,這一點是儒家不想看到的。
可是現在看到始皇帝拿出活字印刷的技術,還有紙張。
他就感覺這個世界要變天了。
一篇冗長的書文,只需要幾息之間就能印好。
這讓淳于越想到了另一個可怕的未來。
如果始皇帝把這些儒家書籍還有其他學家的書籍全部印刷出來。
然后只需要派出幾位先生,就可以教導出大量的學生。
而且這些學生也不需要從門閥世家里面找,只要招納百姓,教其識文斷字,重新開設學堂。
那么未來他們儒家就再無出頭之日。
這也不是淳于越危言聳聽。
如今雖然各個區(qū)域都有學堂,有私立的也有朝堂建設的。
可是學堂支出都是大項。
竹簡,書籍,這些費用都不低。
把一個人培育成才,所需要的花費非??植馈?/p>
大頭都是在這些竹簡上面
當然,也是因為大部分書籍都是老師手上把持著有關。
而始皇帝有了這印刷術。
他就可以大量的生產書籍,他們那些繁重的竹簡也就徹底失去了作用。
而且紙張造價也非常便宜,只要始皇帝想,他現在完全可以開始布局然后開啟全民識字教學的時代。
到時候他們儒家的特殊性就徹底失去了。
如果是之前那個強征徭役去修建長城的始皇帝,淳于越肯定想都不想,站出來阻止始皇帝。
哪怕以死明鑒他也在所不惜。
可是現在不行啊,這個始皇帝一個曲轅犁下去,整個風評都好了很多。
現在農家代表已經跑過來投靠始皇帝了。
農家雖然都是一群泥腿子。
可是這群泥腿子身后代表的是眾多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