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邊品質不錯,需要高品質的事物來承載,一邊要求用料簡略,制作容易。
想同時達成兩者,在兩者間形成平衡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消耗的經(jīng)驗值自然不少。
隨著推演結束,四道由低到高,不斷變得繁復的符箓和對應的基礎符文,就全都涌入了張頑腦海中。
“用來吸收存儲大日力量的火符,就叫納炎符吧!”
接收完畢,張頑找來這段時間制作的劣質符紙、符墨,取來符筆,直接在符紙上畫上最簡單的后天下品納炎符。
一氣呵成,不過短短幾十個呼吸,一張后天下品納炎符便新鮮出爐。
確定繪制成功后,張頑激活納炎符,頓時,納炎符就開始吸納周遭的大日力量。
張頑的確有感知到周圍變涼快了些。
“成功。接下來就是把這符箓散播開來,讓盡可能多的武者掌握,尤其是吳國六大真丹勢力?!?/p>
“只有這樣,才能盡快繪制出海量納炎符,從源頭解決大旱之禍?!?/p>
“沒了酷日暴曬,那就算吳國境內(nèi)數(shù)月不下雨,以吳國境內(nèi)的水資源儲存,一兩年內(nèi)都不用擔心用水問題。”
想著,張頑又取來劣質符紙、符墨,繼續(xù)繪制后天下品納炎符。
并拿來空白玉簡,將自己當初購買來的殘缺版后天極品符師傳承拓印了進去,完整的納炎符也給錄了進去。
且復刻了十幾枚一模一樣的玉簡。
他可沒傻到直接拿著納炎符到處去送人。
像這樣混在玉簡的傳承里,才不那么突兀。
當然,張頑也知道,想把這符箓散播出去,最開始時,他怎么也要最第一個傳播者才行。
這也是最容易留下自身信息,留下讓人找上自己的破綻的時候。
沒辦法,這符箓如果真如他所愿,解決了大旱后,又成為玉骨門吸納大日力量的常規(guī)手段的話。
他這個第一傳播者,絕對會引來無數(shù)人好奇。
必然會有不少勢力和強者想要追查他到底是誰。
不想被人摸到屁股,那就要想辦法從一開始就減少破綻。
張頑思索了半宿時間,才稍稍完善自己簡單粗暴的擴散計劃。
不是他不想慢慢琢磨,讓計劃完美些,而是這事宜早不宜遲。
畢竟炎炎酷日已至,他再磨磨蹭蹭的,加上各宗得了傳承后,參悟、繪制也需要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