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養(yǎng)手續(xù)很快辦妥,各位皇帝的居所,因新成員的加入,頓時增添了無數(shù)生氣與……混亂。
朱元璋給他的土狗賜名“大黃”,親自在菜園邊給它搭了個結實舒適的狗窩。他雄心勃勃地開始訓練大黃看守菜園,識別“敵我”?!按簏S,看好了!這是咱的蘿卜,這是咱的白菜!閑雜人等,雞鴨鵝鳥,一律不得靠近!聽見沒?”大黃聰明伶俐,很快掌握了指令,不僅盡職盡責地驅趕麻雀野兔,甚至連誤入菜園的景區(qū)工作人員都會被它“汪汪”勸退。然而,問題也隨之而來。朱元璋有個習慣,喜歡把舍不得立刻吃完的咸菜、臘肉藏在菜園的幾個隱蔽角落。沒曾想,大黃的鼻子比探測儀還靈,沒幾天就把這些“寶藏”全數(shù)找出。于是,經常能看到這樣的景象:朱元璋在后面吹胡子瞪眼地追,大黃叼著咸菜袋子或半截臘腸,興奮地滿院子撒歡,還以為主人在跟它玩追逐游戲。老朱追不上,氣得跺腳,可看著大黃那搖尾邀功的傻樣,又忍不住笑罵:“你這夯貨!比咱那御史大夫盯得還緊!咱藏點私房菜容易嗎?”
乾隆將波斯貓接回漱芳齋,賜名“雪球”,極盡寵愛之能事。他命內務府(景區(qū)后勤部)特制了鑲嵌螺鈿的貓窩、羊絨軟墊,以及一把溫潤的玉梳,每日親自為雪球梳理那身蓬松如云的長毛。御膳房(景區(qū)廚房)還接到了特殊任務——為雪球小姐研制貓食,需選用最新鮮的魚肉,剔除所有骨刺,佐以少量羊奶和營養(yǎng)膏,擺盤還需講究藝術性。雪球也果然不負“皇家”栽培,一舉一動盡顯高貴。它能在乾隆賞畫時,優(yōu)雅地躍上書案,用帶著嫌棄的眼神瞥一眼畫作,然后慵懶地趴下;能在宮女太監(jiān)靠近時,用那雙藍寶石般的眼睛冷冷一瞥,讓對方自動退避三舍。連朱元璋那看似天不怕地不怕的大黃,有次誤入漱芳齋范圍,被雪球只是居高臨下地“喵”了一聲,外加一個凌厲的眼神,就嚇得夾著尾巴溜了,讓得知此事的乾隆頗為自得。
李世民將獵鷹接回,取名“天翼”,寓意“如天賜之翼”。他翻閱古籍,按照唐代宮廷馴鷹之法,開始對天翼進行訓練。熬鷹、喚食、建立條件反射……李世民投入了巨大的熱情。然而,現(xiàn)代猛禽與唐代獵鷹畢竟有所不同,加之景區(qū)環(huán)境復雜,天翼野性難馴,訓練過程波折不斷。它經常在李世民放飛后,一飛沖天,消失在云端,半天不見蹤影,讓一代雄主望天興嘆。更有一次,天翼不知從何處,叼回了一頂黑色、前垂玉旒的官帽,得意地扔在李世民面前。李世民一看,這形制……分明是嬴政的!果然,沒多久就聽到阿房宮方向傳來嬴政慍怒的聲音:“何人動寡人之冠?!”李世民只好親自帶著帽子去賠罪,哭笑不得。
嬴政將陸龜安置在阿房宮一個精心布置的、模擬自然環(huán)境的角落,賜名“萬年”。養(yǎng)龜本是省心之事,但嬴政卻將其上升到了國家管理的層面。他召集相關人員,為“萬年”制定了一份極其詳盡的《日常行為規(guī)范及作息表》,用標準的秦隸書寫,刻于竹簡(復制品)之上。內容包括:辰時三刻進食(蔬菜水果定量,種類輪換),巳時至午時活動(爬行路線規(guī)劃),未時曬背(時長、光照角度要求),申時后靜息……嚴格執(zhí)行,雷打不動。其他皇帝聽聞后,紛紛咋舌。朱元璋直言:“好家伙,養(yǎng)個王八比管一個郡還費勁!”乾隆調侃:“始皇陛下,您這是把龜丞相當臣工來考核了?”李世民也委婉表示:“萬物有靈,順其自然或更好?!?/p>
寵物們可不懂什么帝王威儀、朝代界限,它們按照自己的天性活動,于是,景區(qū)內頻繁上演“跨時空”寵物互動劇。
雪球大概是最好奇的。它時常優(yōu)雅地踱著步子,“巡視”到朱元璋的菜園子邊??粗鴿M園泥土和蔬菜,它通常會露出一種極為擬人化的嫌棄表情,伸出爪子小心翼翼地點一下泥土,然后飛快地縮回,連連甩動,仿佛沾上了什么臟東西,逗得暗中觀察的朱元璋哈哈大笑。
大黃精力旺盛,對那個總是慢吞吞的“硬殼怪物”萬年產生了濃厚興趣。它時常湊到萬年身邊,好奇地嗅來嗅去,有時還用爪子輕輕扒拉一下龜殼。但萬年永遠秉持著“你急你的,我走我的”原則,任憑大黃在旁邊轉圈、吠叫,它依舊按照自己的節(jié)奏,慢悠悠地伸出頭,慢悠悠地邁動四肢,那份淡定,足以讓任何焦躁者平靜下來。
天翼則占據(jù)空中優(yōu)勢。它偶爾會俯沖下來,從大黃頭頂掠過,帶起一陣風,嚇得大黃一個激靈,狂吠不止;有時也會停在嬴政宮苑那整齊劃一的墻頭上,歪著頭,用銳利的目光審視著下方那個嚴格按照幾何規(guī)律爬行的萬年,似乎對這種“秩序”感到費解。
最有趣的莫過于寵物們的“社交現(xiàn)場”。大黃和雪球是典型的“冤家”,每次相遇,必有一番“汪汪”與“喵嗚”的激烈辯論,一個嗓門洪亮,一個音調尖利,誰也說服不了誰。天翼則像個愛惡作劇的“壞小子”,時常利用空中優(yōu)勢進行“偷襲”,引得地面一陣雞飛狗跳。而萬年,永遠是姍姍來遲的那位。等它不緊不慢地爬到“事發(fā)現(xiàn)場”,那邊的爭吵或追逐通常早已結束,只留它一個,茫然地伸著脖子,仿佛在問:“剛才……發(fā)生甚么事了?”
這些毛茸茸(或硬邦邦)的小生命,無形中成了連接各位皇帝的紐帶。他們開始因為寵物而有了更多的共同話題和交流。
朱元璋看到李世民訓練天翼的辛苦,會湊過去,遞上水囊,以過來人的口氣說:“李老弟,馴這扁毛畜生比訓狗難多了吧?咱看你這法子,是不是太文氣了?要不,試試咱當年訓軍犬的招兒?”雖然他的“軍犬訓練法”對獵鷹未必適用,但這份交流的心意卻是真的。
喜歡養(yǎng)成類打造獨一無二的景區(qū)請大家收藏:()養(yǎng)成類打造獨一無二的景區(q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