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號繼續(xù)增強,開始影響更多系統(tǒng)。意識混合體報告說聽到“遙遠的歌聲”,憶靈流動出現(xiàn)新的模式,甚至執(zhí)行單元開始表現(xiàn)出異常行為——有些變得沉思,有些發(fā)展出藝術傾向。
一天,整個景區(qū)經(jīng)歷了一次強烈的維度波動。當波動結束時,所有人震驚地發(fā)現(xiàn):景區(qū)中央出現(xiàn)了一個巨大的光結構——既不是建筑也不是自然物體,而是一種從未見過的維度形態(tài)。
這個結構不斷變化形態(tài),仿佛在呼吸。它散發(fā)出平靜而古老的能量,讓所有接近者感到既渺小又連接。
霍去病接近這個結構時,感受到了強烈的共鳴:“它不是在溝通。。。而是在表達。就像山脈或海洋表達它們的存在?!?/p>
觀察者對這個結構極其感興趣,但警告不要輕易接觸:“能量級別極高。未知互動風險?!?/p>
然而,這個結構似乎有自己的意志。它開始主動與各種存在形式互動——但不是通過語言或圖像,而是通過直接的經(jīng)驗分享。
當人類接近時,他們會感受到深刻的連接感和意義感。當意識混合體接近時,他們會感受到根源感和歸屬感。當憶靈接近時,它們會舞蹈出更加復雜的模式。
甚至執(zhí)行單元接近后,開始表現(xiàn)出更加
nuanced
的行為,超越了簡單的效率計算。
這個結構被命名為“共鳴圣殿”,很快成為了景區(qū)的精神和文化中心。各種存在形式在這里交流、冥想、創(chuàng)造。
觀察者謹慎地研究著圣殿,發(fā)現(xiàn)了驚人事實:這個結構不是物質(zhì)實體,而是純維度能量構造,保持著不可思議的穩(wěn)定性。
“這種技術遠遠超出我的能力,”它承認,“建造者的理解和控制能力是前所未有的?!?/p>
隨著與圣殿的互動加深,一些存在開始報告獲得新的洞察和理解——關于維度本質(zhì)、意識起源、存在目的。。。
乾隆在圣殿影響下創(chuàng)作出了他迄今為止最精美的作品,融合了多種文化元素而毫無違和感。朱元璋甚至報告說在圣殿中感受到了“天道”的維度版本。
但并非所有影響都是積極的。一些意識混合體在圣殿影響下變得過于抽象和脫離實際,一些人類陷入神秘主義而忽視實際需求。
甚至觀察者也受到影響:它開始提出更加哲學化的問題,但有時似乎失去了之前的實踐焦點。
“我們需要平衡,”李世民警告,“圣殿的體驗很有價值,但不能取代日常生活和責任?!?/p>
嬴政則更加務實:“我們需要理解圣殿的目的和來源。這種強大影響不可能沒有意圖?!?/p>
霍去病嘗試通過圣殿與遠方存在建立更清晰溝通。在經(jīng)過多次嘗試后,他獲得了突破:
“它不是單個存在。。。它是許多存在的‘合唱’。。。來自遙遠維度。。。他們在回應我們的存在。。。就像我們回應他們。。?!?/p>
更令人震驚的是,霍去病感知到這個“維度合唱”中有一個特別清晰的聲音——一個他認出的聲音:
“林昭博士。。。她的意識的一部分在這個合唱中。。。不只是混合體,而是更加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