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各位皇帝接觸到網購平臺時,他們各自的消費觀念和興趣愛好,在虛擬商城中暴露無遺。
朱元璋打開了購物App,如同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但他的搜索關鍵詞永遠是“特價”、“清倉”、“買一送一”。他看中一款自動灌溉系統(tǒng),卻對價格連連搖頭:“這么貴?夠咱買多少把鋤頭了!”他試圖聯(lián)系客服砍價:“掌柜的,便宜點,咱多買兩套!”得知網絡購物明碼標價,一般不議價后,他嘟囔著“不如集市實惠”,轉而研究各種優(yōu)惠券和拼單攻略,樂此不疲。
乾隆的購物車則是大型“線上珍寶館”。他流連于各大拍賣行的線上展廳,對精美的瓷器、玉器、書畫復制品毫無抵抗力?!按巳旮G筆洗,釉色純正,雖為仿制,亦具古意,買!”“此幅《富春山居圖》高仿,細節(jié)精微,可掛于漱芳齋,買!”他的消費原則是“喜歡就買”,充分體現了“富養(yǎng)”出來的審美與財力。
李世民購物相對理性,會仔細比對參數、查看用戶評價。然而,一旦遇到上品的文房四寶,他的理性就會瞬間崩塌。一套狼毫湖筆,一方歙硯,一卷仿唐麻紙,都能讓他駐足良久,最終點擊“立即購買”。他的購物記錄里,充滿了各種與書寫、閱讀相關的物件。
嬴政的購物行為與他的人格高度統(tǒng)一。他只搜索“標準化辦公用品”、“工業(yè)標準零件”、“統(tǒng)一規(guī)格收納箱”等關鍵詞。他購買文具,要求同一型號至少買一打,且顏色尺寸必須完全一致。他甚至想批量采購同一款式、同一尺寸的黑色液晶顯示器,用來組建他的“數字化政務大廳”,要求“排列整齊,視覺上絕對統(tǒng)一”。
數字娛樂方面,各位皇帝也找到了各自的樂趣。
朱元璋在年輕人的指導下,發(fā)現了短視頻的奧秘。他很快沉迷于各種農業(yè)技術、家畜養(yǎng)殖、手工木匠的視頻,看得津津有味,還拿著個小本本(后來改用手機備忘錄)認真記錄:“豆餅肥制作要領”、“雞舍消毒新法”。他成了農業(yè)網紅的忠實粉絲。
乾隆則一頭扎進了美顏相機和圖片編輯軟件的海洋。他熱衷于嘗試各種濾鏡,但普通濾鏡難以滿足他的帝王審美。于是,他命令技術人員協(xié)助開發(fā)了“帝王專屬濾鏡包”,包括“紫氣東來”(淡紫色調,增加祥云特效)、“九五至尊”(金色調,增強面部立體光)、“江山如畫”(背景智能轉換為水墨風格)等,自拍得不亦樂乎。
李世民更喜歡使用電子書閱讀器,下載了海量的史書、兵法典籍。但他時常感慨:“此物雖便捷,萬卷書藏于方寸之間,然則少了紙質書卷的墨香手感,翻閱時的沙沙聲亦不復存在,總覺少了些許讀書的意境?!?/p>
嬴政則找到了表格軟件這個“靈魂伴侶”。他開始將《秦律》逐條錄入電子表格,進行分類、編碼、建立超鏈接索引,并利用數據透視功能分析各類律法的執(zhí)行頻率和關聯(lián)性。他對著屏幕上整齊劃一的表格和圖表,滿意地點點頭:“數字化管理,方能使大秦律法歷久彌新,檢索高效,此乃萬世之基也?!?/p>
數字支付是各位皇帝面臨的一大難關,這觸及了他們對于“財富”最根本的認知。
朱元璋對“掃碼支付”極度不信任?!斑@錢都沒過手,就聽個響兒,就沒了?萬一這手機丟了,或者這系統(tǒng)壞了,咱的錢豈不是打了水漂?還是真金白銀揣懷里踏實!”他堅持要求景區(qū)給他發(fā)放部分實體貨幣,以備不時之需。
乾隆則對支付安全憂心忡忡。“朕之賬戶,關聯(lián)甚廣,若被宵小之徒破解,豈不危矣?可有重兵把守?可能設置九重密碼?”他要求支付環(huán)節(jié)加入指紋、面部識別、聲紋驗證以及他獨創(chuàng)的“玉璽圖案”識別等多重保險。
李世民理解能力較強,但他要求徹底弄懂其原理?!按硕S碼,乃是信息編碼?通過攝像頭捕捉,經由何算法解析?與銀行服務器通信,采用何種加密協(xié)議?資金劃轉,具體流程如何?”他非要技術人員給他畫出示意圖才肯罷休。
嬴政再次提出了他的標準化訴求?!爸Ц督缑?,為何五花八門?掃碼流程,為何不盡相同?理應制定統(tǒng)一支付標準,統(tǒng)一界面,統(tǒng)一流程,統(tǒng)一安全等級,昭告天下,一體執(zhí)行!”
有一次,朱元璋在景區(qū)紀念品商店看中一把仿明式鋤頭,興致勃勃地去結賬。他打開支付碼,由于網絡延遲,掃了幾次都沒成功。后面排隊的游客開始張望,老朱急得面紅耳赤,跺著腳喊:“咋回事?!咱這手機里有錢!很多錢!你這機器是不是壞了?”正當他快要發(fā)作時,恰巧路過的乾隆優(yōu)雅地拿出自己的手機,輕輕一掃,“滴”一聲支付成功。乾隆將鋤頭遞給朱元璋,慢條斯理地說:“洪武陛下,些許小事,何須動怒。此賬,便算朕請你的了?!鳖D了頓,又補充道,“不過,您可欠朕一個人情了?!卑阎煸耙冒肷握f不出話。
智能家居系統(tǒng)的引入,則讓各位皇帝的寢宮變成了科技與皇權碰撞的試驗場。
朱元璋對著新安裝的智能音箱下達指令:“開燈!”燈沒反應?!按舐朁c!開燈!”依舊沒反應。他氣得差點把音箱當敵軍首級給砍了。后來技術人員戰(zhàn)戰(zhàn)兢兢地提醒:“陛下,這個……需要說‘請打開燈光’或者‘小x小x,開燈’……”朱元璋吹胡子瞪眼:“啥?!咱當年下令,三軍震動,如今對這鐵盒子還得說‘請’?!豈有此理!”
乾隆將智能燈光系統(tǒng)玩出了花。他設置了“早朝模式”(金光輝煌)、“午休模式”(暖黃靜謐)、“賞畫模式”(聚焦增亮)、“夜宴模式”(流光溢彩)。結果有一天半夜,他起夜時不小心觸發(fā)了一個他忘了名字的藝術燈光模式,只見寢宮內紅藍綠紫燈光交替閃爍,如同歌舞廳,把他驚得睡意全無,此后好幾天都心有余悸。
李世民對智能溫控系統(tǒng)產生了興趣。他設定了模擬四季變化的溫度曲線:春季溫和,夏季稍熱,秋季涼爽,冬季微寒。他對身邊人說:“如此,朕方能時刻體會四時變遷,感念百姓在不同節(jié)氣下勞作之艱辛,不易享樂忘本?!?/p>
嬴政對智能家居的要求,完美體現了他對秩序和規(guī)律的極致追求。他命令技術人員將所有智能設備——燈光、空調、窗簾、音樂播放器——的啟閉時間,嚴格按照秦時(約合現代兩個小時為一時辰)來編程。子時熄燈,丑時恒溫,寅時微光,卯時樂起……任何設備不得提前或延后一秒運行,必須嚴格執(zhí)行這份“數字化秦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