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人我會審判,但那和你無關(guān),你看不到別人遭報應(yīng)的時候,它就沒遭報應(yīng)嗎?!?/p>
事實上,之后孤也見到了不少被命運清算的人,那感覺真的是。
孤也是看著他們風(fēng)光無限,但真被命運拋棄的瞬間,一切就急轉(zhuǎn)直下了。
孤的人生,還有別人的人生,孤不斷的見證,感慨不已。
命運的清算卻是意外的快。
而當(dāng)孤贖清自己的罪孽,完成自我救贖的時候,孤也能理直氣壯的告訴自己,孤再也不欠任何人任何了。
所謂贖罪,如果只是單純的求得受害者原諒,那么假如受害者原諒了,可自己內(nèi)心的惡意根源沒有消失,那么依舊會重蹈覆轍。
大不了想辦法讓受害者原諒就是。
所以,天理的手段,作為切身體會國的孤,孤明白,它們只會以牙還牙,你對別人造成的傷害,它們也會讓你受到同樣的傷害,確實這樣能體會到受害者的痛苦。
所以那之后孤明白了,人可能會虧待你,但天理絕對公正,無論多小的事都逃不過它們的法眼,哪怕上幼兒園時期懵懂無知欺負(fù)過誰,都會受到同樣的報應(yīng)。
你可能覺得沒什么,但真的沒什么嗎,體會受害者的心情,受害者的痛苦。
是按照百分比算的。
不是說小時候受到九點傷害,長大了受到九點傷害就不痛不癢。
而是按百分比算百分之九十,那么同樣受到百分之九十的報應(yīng)。
艸,百分比傷害。
那可真的要了人半條命。
該說是精神傷害嗎,你可能覺得沒啥,直到自己受到同樣的傷害。
孤就徹底理解了。
以牙還牙,以受到和受害者一樣的痛苦,理解了自身的罪孽,認(rèn)識到自身的錯誤,懺悔,然后前進(jìn),完成自我的救贖。
一字曰悔,回頭是岸。
真的只要回頭就行了嗎。
至少孤親身經(jīng)歷的話,是確實受到了報應(yīng)然后贖罪完成才行,帶著悔意贖罪,不是乞求受害者的原諒,而是純粹的感受和受害者一樣的痛苦。
帶著悔意贖罪,直到贖清為止。
也就是說,即使受害者原諒,天理依然不會原諒的,它們就是要以牙還牙。
天理主持的是公義,對它們來說這不是你和受害者的問題,用法律方面來說,這不是民事糾紛,而是純粹的公訴案件。
悔,是主觀情緒。
報應(yīng),是客觀事實。
不可能因為主觀情緒改變而規(guī)避客觀事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