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見書中,伊萊亞斯質疑華芯的邊緣計算模組存在“隱性控制風險”。
蘇曼卿仔細閱讀著這份補充意見書,每一個字都像針一樣扎在她心上。
伊萊亞斯的措辭非常專業(yè),邏輯也很嚴密,但總讓她覺得有些似曾相識。
她努力回憶著,突然,她想起來了!
就在不久前,美國發(fā)布了一份《新興技術依賴白皮書》,其中也提到了類似的“隱性控制風險”。
兩份文件的措辭,竟然高度雷同!
蘇曼卿感到一陣寒意從腳底升起。
她猛地合上電腦,靠在椅背上,閉上眼睛。
她一直以為,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維護技術規(guī)則的公正和透明。
但現(xiàn)在看來,她似乎被人利用了。
“不是反對規(guī)則,是想讓它流產。”她低聲自語道,聲音里充滿了失望和憤怒。
與此同時,遠在布拉格。
小野真美站在查理大橋上,望著伏爾塔瓦河緩緩流淌。
河水在陽光的照耀下波光粼粼,仿佛無數(shù)閃耀的碎片。
她深深吸了一口氣,感受著這座古老城市的寧靜和厚重。
幾天前,她在日內瓦ItU大會上發(fā)表了那段擲地有聲的講話,引起了巨大的反響。
但她知道,這僅僅是一個開始。
真正的挑戰(zhàn),還在后面。
大會結束后,她并沒有回到日本,而是接受了趙啟明的委托,暫時留在歐洲,協(xié)助整理一份關于“科技治理可信度”的跨國比較研究報告。
她深知這項研究的重要性,因為它關系到未來全球科技治理體系的構建。
在維也納國家圖書館里,小野真美正埋頭查閱著大量的歐盟數(shù)字主權政策檔案。
她仔細研究著每一份文件,試圖從中找到一些有價值的信息。
突然,一份不起眼的資助記錄引起了她的注意。
記錄顯示,伊萊亞斯·諾瓦克,那位在日內瓦ItU大會上質疑華芯邊緣計算模組存在“隱性控制風險”的捷克籍數(shù)據(jù)審計專家,三年前曾接受過布魯塞爾一家名為“數(shù)字未來聯(lián)盟”的智庫的專項資助。
小野真美的心猛地一跳。
她立刻開始調查這家“數(shù)字未來聯(lián)盟”。
調查結果讓她大吃一驚:這家智庫70%的資金,竟然來自美國國防部創(chuàng)新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