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由校眼睛瞬間亮了,如同被點燃的火炬:“得令!包在我身上!”他幾乎是跳著腳跑開了,滿腦子都是榫卯結(jié)構(gòu)和逼真的水浪效果。
接著,她看向正與朱元璋、趙匡胤低聲討論著什么政務(wù)的趙匡胤,以及旁邊巧笑倩兮的趙飛燕姐妹?!摆w官家!”逸一的聲音帶著不容置疑的力度,“政務(wù)稍后再議!你,還有你們姐妹,”她指了指趙飛燕和趙合德,“負責(zé)伴舞!排演《楚風(fēng)》部分!動作要有力,要有古戰(zhàn)場殺伐之氣!”
趙匡胤一愣,隨即苦笑,堂堂開國太祖去伴舞?但瞥見逸一那“你敢不從試試”的眼神,只得無奈點頭。飛燕合德倒是掩口輕笑,盈盈一福,眼中頗有躍躍欲試之色。
“重頭戲!”逸一轉(zhuǎn)向那對依舊緊緊相擁、仿佛要站成永恒雕像的愛侶,“霸王!虞姬!”她的聲音放柔了些,帶著敬意和不容置疑的決心,“大型劇目《垓下別》,你們是絕對的主角!項羽,你要演出蓋世英雄窮途末路的悲愴與不甘!虞姬,你要演出訣別時的剛烈與深情!”
她將系統(tǒng)瞬間生成的、厚厚一疊裝訂精美的劇本分別遞到兩人手中。項羽接過,觸手是堅韌的紙張,上面印著清晰工整的陌生字體。他翻開第一頁,目光立刻被那些描繪著垓下被圍、十面埋伏、訣別自刎的插圖和文字攫住,一股濃烈得化不開的悲壯感撲面而來。虞姬看著劇本中“賤妾何聊生”的唱詞,指尖微微發(fā)涼,但眼神卻異常堅定。
“朱瞻基!”逸一點向年輕英武的明宣宗,“你演烏江亭長!關(guān)鍵人物,勸說霸王渡江,要演出那份急切和惋惜!”
“李承乾!”她又看向李世民身邊的長子,“你演霸王身邊最后追隨的舊部將領(lǐng)!要有忠勇,更要有目睹英雄末路的悲憤!”
最后,她的目光落在柳如是和李師師這兩位風(fēng)華絕代的才女身上?!傲蠹?,李大家,”逸一拱手,語氣鄭重,“整部劇的音樂、唱腔編排,就仰仗二位了!《垓下歌》、《和垓下歌》是核心,曲調(diào)要悲愴入骨,直擊人心!”
任務(wù)分派完畢,眾人各自領(lǐng)命散去。項羽與虞姬拿著那沉甸甸的劇本,默契地走向安靜的奶茶店角落。午后慵懶的陽光透過玻璃窗,在他們身上投下溫暖的光斑。兩人相對而坐,頭顱幾乎湊在一起,手指劃過冰冷的紙面,逐字逐句地默念、揣摩著那些決定他們“命運”的詞句。時而低聲交流,時而陷入長久的沉默,空氣中彌漫著一種沉甸甸的、近乎獻祭般的專注。柳如是和李師師則抱著古琴、琵琶等樂器,匆匆趕往蘭桂坊。絲竹管弦之聲很快便從那邊隱隱傳來,時而激昂如金戈鐵馬,時而嗚咽如寒夜悲風(fēng),一遍遍打磨著那錐心刺骨的旋律。
夕陽熔金,將沙場新開辟出的、廣闊得驚人的垓下-烏江聯(lián)合實景染上一層悲壯的暗紅。逸一站在臨時搭建的指揮高臺上,看著下方忙碌準(zhǔn)備道具的朱由校、調(diào)試兵器的幾位將軍,以及正在抓緊對詞的項羽虞姬等人,深吸一口氣,拍了拍手,聲音傳遍全場:
“諸位!靜一靜!任務(wù)關(guān)鍵來了——演員!大量的演員!”
她將咕嚕提供的“臨時工招募”規(guī)則清晰復(fù)述一遍:“楚軍精銳步騎,需二十五至三十五人!漢軍主力,需八十至一百人!每人每場演出費,五元!自帶符合時代的兵器鎧甲!馬匹也需自帶!每日只演一場,時長一個時辰左右!現(xiàn)在,請各位陛下,報數(shù)!出人!三天后,我要看到垓下古戰(zhàn)場重現(xiàn)!”
話音未落,方才還因排演而暫時凝聚的氣氛瞬間被點燃,炸開了鍋。
“八十漢軍?”劉邦第一個捋起袖子,聲如洪鐘,“我大漢兒郎有的是!八十?朕給你一百!個個能騎馬沖陣!錢不錢的無所謂,關(guān)鍵是要壓住項羽那廝的氣勢!”他豪邁地一揮手,仿佛千軍萬馬已在身后。
“哼!”李世民冷笑一聲,毫不示弱地跨前一步,帝王威儀盡顯,“論精銳,誰堪與我大唐玄甲軍比肩?楚軍角色,非我大唐健兒莫屬!二十五騎?朕出三十!披玄甲,持馬槊,定讓霸王風(fēng)采重現(xiàn)于世!”他目光灼灼,顯然對重現(xiàn)大唐軍威極感興趣。
朱元璋抱著手臂,黝黑的臉上沒什么表情,但語氣斬釘截鐵:“打硬仗?還得看咱!漢軍主力,八十不夠?咱大明衛(wèi)所兵給你湊一百二十個!火銃三眼銃用不上,但刀盾弓弩,樣樣使得!錢?給娃子們買點糖吃就行!”他盤算的是讓子弟兵見見世面。
趙匡胤清了清嗓子,試圖展現(xiàn)公允:“諸位陛下,稍安勿躁。依我看,角色分配,當(dāng)以朝代關(guān)聯(lián)與兵種相合為要。楚軍彪悍輕銳,可選秦銳士或唐玄甲。漢軍需陣列嚴(yán)整,非漢之材官、唐之府兵或明之衛(wèi)所兵不可。至于人數(shù),既要夠場面,也不能亂了章法……”
“章法?”嬴政低沉冰冷的聲音如同金鐵摩擦,他不知何時已站在人群邊緣,玄衣纁裳,氣勢迫人,“孤之銳士,橫掃六合。演楚?演漢?皆可。人數(shù),隨需而調(diào)?!蹦穷㈨难凵瘢路鹪谡f:天下強兵,盡出我秦。
“陛下此言差矣!”劉徹年輕氣盛的聲音響起,帶著不容置疑的鋒芒,“漢承秦制而勝于秦!演漢軍,舍我其誰?八十人?朕出一百虎賁郎!必叫那‘力拔山兮’也黯然失色!”他挑釁地瞥了一眼沉默的項羽。
場面瞬間變得混亂。各朝皇帝、雄主們圍在一起,聲浪越來越高,各執(zhí)一詞,互不相讓。有人主張按歷史歸屬,有人強調(diào)兵種適配,有人炫耀自家軍隊實力,更有人開始翻舊賬,爭論起哪個朝代的軍隊才是真正的天下第一。唾沫橫飛,面紅耳赤,帝王威儀暫時被拋到了腦后。逸一頭疼地看著這鍋煮沸的粥,知道這樣吵下去,三天三夜也定不下來。
“夠了!”一聲斷喝,如同驚雷炸響。眾人循聲望去,只見朱元璋猛地一拍桌子(不知何時搬來的),震得上面的茶杯跳了起來。他環(huán)視眾人,黝黑的臉上帶著不容置疑的決斷:“爭個鳥!抽簽!最公平!”
短暫的沉默。
“好!”李世民率先響應(yīng),眼神銳利。
“可。”嬴政惜字如金。
“就依此議!”劉邦大手一揮。
“抽簽定乾坤!”劉徹也點頭。
“鄭和!”逸一立刻抓住時機,高聲喊道,“取簽筒來!準(zhǔn)備鬮兒!楚軍名額三十個,漢軍名額九十個!各家出簽,抽中哪家,就出哪家兵!”
鄭和動作麻利,很快捧來一個古樸的簽筒和一堆裁好的小紙條。各朝代表(皇帝或其指定重臣)神情嚴(yán)肅地上前,寫下自家朝代名稱投入筒中??諝庠俅文蹋皇O潞炌矒u晃時竹簽碰撞的嘩啦聲,牽動著每一雙眼睛。爭奪那失落樓蘭古城與未來藍圖的宏大圖景,其成敗的第一步,竟系于這小小的竹簽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