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我的孩子呢?”女人淚流滿面。
到這里,齊景暄有些不想再多聽了。
關于他父皇的經歷,大多數(shù)都不是什么秘密,除了那羯人可汗的狂妄之言他不曾知曉。
父皇是燕帝嫡子,一國皇后被外邦侮辱,于國,于君,于子,都乃奇恥大辱。
他父皇為質時明哲保身的方式,便是以色侍人。
美貌在盛世是點綴,在亂世是災禍,父皇生得漂亮,在被男人侮辱與給女人當男寵之中,他選擇了后者。
幼年時,自己曾用干不干凈來衡量父皇,他不明白母親為何執(zhí)著于一個這樣臟,什么女人都能染指一二的男人,如今想想他當初的想法還是太過于狹隘。
齊景暄牽著戰(zhàn)馬走到河邊,手里剛捧起河水湊到嘴邊,父親的聲音就從身后傳來。
“別喝漠北的生水,煮開之后才能喝,不然輕則腹痛,重則喪命?!?/p>
齊景暄倒掉手里的水,“父皇怎么處理的大皇兄的母親?”
“她拔朕的劍自盡了。”
“那父皇打算怎么處置這些羯人?”
“你有何見解?”齊叡把問題給到齊景暄。
“奴役。”
齊叡笑著拍了拍兒子的肩膀,“那你要不要聽聽朕的想法?”
“兒臣請父皇賜教?!?/p>
“你說的奴役其實沒錯。但只要這片荒蕪的土地不變,蠻夷永遠殺不完,肉體奴役只會引起更大的反抗。若要使蠻夷滅族,那便是從根基上摧毀他們的思想,從靈魂上進行奴役。蠻夷祖祖輩輩守著貧瘠荒蕪的漠北土地,所需資源唯有從漢人手中掠奪,他們生性野蠻,就像是草原上沒有人性的野狼,但也是為了活著。”
“帝王之術在于三橫,縱橫,制衡,權衡,但明君之道,在于仁德。自古以來,戰(zhàn)爭都是為了爭利,朕想把仗都打完,剩下的,你來完成?!?/p>
齊景暄起身拱手拜下,“兒臣謝父皇指點,兒臣明白了。要滅賊寇,非殺戮,攻取之后,可留駐軍在此進行教化,在此開田設郡,促進文化融合,消磨其野性?!?/p>
“父皇未讀圣賢書已超越圣賢,兒臣佩服?!?/p>
“謬贊,一點淺薄見解而已,朕也不接受虛夸?!?/p>
“父皇,兒臣有一事不明白。當年之事,父皇為何不避兒臣?”齊景暄直言問。
齊叡笑意坦蕩,“你覺得那對朕來說是羞辱?恥辱的過往?老東西舊事重提,不殺人但誅心?那朕跟你解釋一下好了,由榮耀走向衰敗,才叫恥辱。由恥辱走向榮耀,曾經的來時路,那便是榮耀的見證,真男人敢于直面過往,所以朕從不避往事。”
齊景暄再次折服。
真英雄,沒有往事不堪回首一說。
“還有什么想問的,不妨都問了吧,你在帝都,可是從來不愿意跟朕談心。”
醞釀了很久,齊景暄始終問不出口,父皇喜不喜歡母后這句話。
他只另辟蹊徑的問了句:“風追云是誰?父皇認識嗎?”
“認識,你師父的兄弟,死挺慘,被砍成臊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