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崇文看著堂兄眼中那熄滅了所有舊日驕傲,又燃起一絲求生之火的眼神,心中百感交集。
他明白,從這一刻起,太原王氏這位最杰出的年輕一代,已經(jīng)被徹底“格式化”了。
舊的認知體系已經(jīng)崩潰,新的世界觀正在崩塌的廢墟之上艱難地重建。
“堂兄,這邊請?!?/p>
王崇文沒有多言,只是平靜地起身,在前面引路。
王崇良腳步踉蹌地跟上,每一步都像是踩在棉花上,虛浮而無力。
他感覺自己仿佛一夜之間蒼老了十歲,又仿佛獲得了新生。這種矛盾的感覺撕扯著他的心神,讓他既感痛苦又有一種解脫的復雜情緒滋生。
穿過幾條回廊,一座獨立的青磚小樓出現(xiàn)在眼前。
小樓門口掛著一塊木牌,上面用一種簡潔有力的字體寫著三個大字——電報房。門口有兩名荷槍實彈的士兵站崗,神情肅穆,眼神銳利如鷹。
看到這陣仗,王崇良的心又是一沉。如此嚴密的防衛(wèi),足以說明此地的重要性。
進入電報房,一股獨特的、混雜著機油和某種金屬發(fā)熱的味道撲面而來。房間內,一排排穿著統(tǒng)一制服的年輕人正襟危坐,他們頭戴著一種奇特的“耳罩”,手指在面前的金屬按鍵上飛快地敲擊著。
“滴滴答答……滴滴答答……”
清脆而富有節(jié)奏的敲擊聲匯成一片奇異的交響樂,在房間內回蕩。
每一個聲音,都代表著一段信息,正以超越駿馬、飛鴿無數(shù)倍的速度,跨越千山萬水,傳遞到西北王府治下的每一個角落。
這就是李唐的“千里傳音”之術?
王崇良的瞳孔微微收縮。他曾在家中聽長輩們談論過西北的這種“妖術”,當時只當是夸大其詞的傳聞,此刻親眼所見,才知其萬分之一的恐怖。
這已經(jīng)不是術法,這是神跡!是凡人無法理解的力量!
“堂兄,請在這里寫下你要發(fā)送的電文?!?/p>
王崇文將他引到一個空位前,遞上一張印著格子的紙和一支筆。那筆也十分奇特,無需蘸墨,便能寫出清晰的字跡。
王崇良顫抖著手接過紙筆,一時間竟不知從何寫起。千言萬語堵在喉頭,最終卻只化作了最沉重、最急迫的字句。
他深吸一口氣,手腕猛然發(fā)力,筆尖在紙上劃過,留下一行行決絕的字跡:
“父叔鈞鑒:
崇良罪該萬死,誤判時局,險陷家族于萬劫不復之地。西北之強,非兵戈之強,乃天地之變,乾坤之覆。李唐所行,非改朝換代,乃重塑人間。
其一,以格物致知之學,破圣人經(jīng)義之壟斷,開啟民智。凡入學者,無論貴賤,皆習數(shù)理化生,明萬物之理,知人身之秘。血脈之說,已成愚民之談。我等世家賴以存身之基,正被其從根刨除。
其二,以工業(yè)之力,碾壓農(nóng)耕之本。其治下,鋼鐵廠、水泥廠、化肥廠林立,日產(chǎn)萬物,遠勝中原百年之積。我等以土地、佃戶為本之利,在其工業(yè)洪流面前,不過朽木爾。